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综保区管理办 > 内容
自今年江浙沪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物流通道受阻,海运价格普遍上涨,航线、集装箱都处于饱和状态。为保障企业自身进出口正常,高览电气(上海)有限公司通过“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方式,多次将电气配件等非保税制品运入常州综合保税区,与区内保税仓库内的隔离开关原件进行集拼、分拨,极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对此感受颇深的高览电气业务经理表示:“得益于分类监管政策,实现保税货物和非保税货物同仓管理,极大降低我们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在疫情期间保证了企业交货的时效性、灵活性。”
“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是指允许非保税货物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存储,与保税货物一同参与集拼、分拨,实际离境出口或出区返回境内。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模式的复制推广,可以让综保区内企业在仓储保税货物的同时,利用闲置库房存储国内非保税货物,以降低经营成本,拓展企业经营范围。
常州综合保税区是省内较早复制推广该项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措施的园区,自2018年7月起,共有23家企业因此受惠。据统计,常州综保区2022年第一季度共办理“分类监管”业务666票,货值2287.33万美元, 盘活了闲置库容1万多平方米。目前,仓库利用率已超过九成,成为园区监管创新的一大亮点。
保税货物与非保货物“集拼”有效丰富了常州综保区物流自营业务货类、扩大客源,提高了仓库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发挥区域集群优势,增强进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