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开区化工产业管理局、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局各职能处室、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现将2022年上半年全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情况通报如下:
一、执法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区安全生产计划监督检查企业426家次,出具各类执法文书2911份。区应急管理局监督执法检查企业157家次,各镇(街道)监督检查企业269家次。“双随机”抽查企业30家次,完成率100%;完成举报核查企业28家,举报核查回复率100%;媒体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共计21家次。
上半年,全区安全生产事前行政处罚立案115起,处罚总金额为377.79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4.8%和3%。其中,区应急管理局事前行政处罚立案55起,处罚金额189.86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7.1%和27.5%;各镇(街道)事前行政处罚立案60起,处罚金额187.92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0%和21.9%。事前处罚金额10万元以上案件数4件,事前处罚金额5万元以上案件数19件,事前处罚金额2万元以上案件数84件。案均值为3.28万元,同比增长13.1%。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隐患23处,涉及企业16家,重大隐患相关立案28起,占总立案数的24.3%,重大隐患立案率93.75%。一案双罚立案62起,立案总数占比达53.9%。省厅执法系统重点库企业数135家,上半年60家计划全部完成。
除孟河镇、春江街道外,其他各镇(街道)事前处罚立案数较2021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事前处罚立案数前三位的是孟河镇(21起),同比增长133.3%;三井街道(8起),同比下降38.5%;奔牛镇(8起),同比下降27.3%。事前处罚立案数后三位的是新桥街道(1起),同比下降90.9%;西夏墅镇(1起),同比下降90%;龙虎塘街道(0起),同比下降100%。事前处罚金额前三位的是孟河镇(79.927万元)、奔牛镇(24.05万元)、三井街道(20.6万元),事前处罚金额后三位的是西夏墅镇(5.875万元)、新桥街道(4万元)、龙虎塘街道(0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执法改革不断推进。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执法职责,统筹执法资源,组建执法队伍,区应急局于6月15日组织召开了全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会,对《全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及《新北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分工及派驻中队人员配置方案》做了进一步解读和部署。方案明确了12项重点任务,充分统筹区镇两级执法力量,上下联动,着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强的应急管理执法队伍,率先实行派驻执法,成立了一中队(危化中队)、二中队(工贸中队)、三中队、四中队和事故调处中队,派驻中队各项工作的开展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精准执法不断完善。上半年,全区严格执行年度行政执法工作部署,结合年初制定的《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深化精准执法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分级分类实施精准化执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从上半年的处罚案件来看,各板块也更加注重现场类违法行为的查处,现场类违法行为立案数占比超90%。
(三)集中执法不断加压。常州市九龙汽车灯具厂“5·30”火灾事故发生后,市、区、镇三级应急管理部门利用端午假期时间,组织精干执法力量对孟河镇20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集中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共立案21起,处罚金额79.927万元。区应急管理局组织滨开区、各镇(街道)开展二季度交叉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56家,立案29起,进一步督促了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执法检查力度偏小。上半年,全区范围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其中常州市九龙汽车灯具厂“5·30”火灾事故教训惨痛,更是表明全区安全生产各领域风险隐患仍然集中突出。受疫情及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影响,部分乡镇(街道)上半年实施立案处罚数同比大幅下降,共立案60起,仅为去年同期的43.9%,除孟河镇立案21起,其他地区立案数都不足10起,虽然有疫情防控的影响,但一定程度上反映版块执法力度不够。
二是执法精准性仍需提高。部分地区仍未突出精准执法的精准二字,主要体现在执法文书格式不严谨,法律用语不规范,执法检查方案没有按照重点执法事项清单和通用执法事项清单要求去制定和执行。执法记录仪使用率不足,部分现场检查笔录没有充分记载现场基本情况、违法事实或违法行为与违法情节等内容。
三是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从上半年各地检查情况来看,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仍不均衡,部分执法人员缺少责任担当,不敢动真碰硬。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派驻中队大部分队员是从乡镇(街道)抽调出来的,来自不同岗位,部分队员以前从未从事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亟待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前期,在各板块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派驻中队人员配置已到位,下一步,各中队、各板块要加强协同配合,加快改革进度,确保执法改革各项工作及时调整到位。要继续做好执法管理工作衔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补齐履职“短板”,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二)执法职责更加明确。各板块要负责辖区范围内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和日常监督检查,局各处室、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要按照分工,负责年度全区安全生产执法计划的检查,并对各板块检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严格隐患整改复查闭环。各板块、局各处室要按照《新北区应急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集中办理暂行规定》中“分级监管,线索移交,集中办案”的原则,对涉及违法违规案件线索,统一移送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集中办理。
(三)执法重点更加突出。各板块、局有关部门在对高危行业和重点企业检查时,要严格执行“四必查”,即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必查、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必查、企业全员教育培训领证必查、重大事故隐患必查。要充分运用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常安码等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资源数字化赋能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队伍建设更加完善。以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各派驻中队要聚焦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现场处置水平培养,加强执法人员岗位培训、业务轮训,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执法技能竞赛等活动,向镇(街道)持续培养输送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业务尖兵,不断完善各板块执法队伍建设,形成以派驻执法带动基层监管能力提升的良好态势。
附件:2022年上半年新北区生产安全行政处罚情况表
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应急管理局
2022年7月15日
附件
2022年上半年新北区生产安全行政处罚情况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