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全市“532”发展战略、区委五届二次全会部署,积极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工程,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商务工作难中求进、稳中有为。现就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下半年思路举措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招大引强,项目招引成果丰硕
1~6月,全区累计签约优质项目44个,总投资375亿元,完成率44%。制造业项目30个,总投资318亿元,完成率42.8%,服务业项目14个,总投资57亿元,完成率46.7%。1~5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上报数),同比下降36.4%,完成年度计划的14%;实际利用外资9524万美元(确认数),同比下降44.5%,完成年度计划的7.7%。预计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2.03亿美元(确认数)。
一是重大项目捷报频传。突出重大项目攻坚,招引总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重大产业项目9个,完成率128.6%,引进注册资本超3000万美元项目7个,完成率46.7%。其中,总投资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1个,即由世界500强美国美敦力集团投资的常州科技园项目,该项目将打造美敦力全球供应链基地,推动我区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蝶变升级。此外南方宇航高精传动常州基地(总投资30亿元)、美国森萨塔传感器制造与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德国罗森伯格高端汽车电子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集聚。
二是外资项目量质齐优。招引优质外资项目10个,完成率50%,总投资35.5亿美元,来自美国、德国、瑞典、丹麦等重点国别地区。主要包括世界500强法国佛吉亚集团投资的汽车座椅项目、瑞典殷拓(EQT)集团华东运营总部及智慧供应链项目、瑞典莱克福斯工业弹簧项目、丹麦迪耐斯碳化硅载体项目等。殷拓(EQT)集团在工业制造及产业地产领域的经验丰富,此次在常州高新区布局,将为常州引入世界水平的工业基础设施。莱克福斯是国际标准弹簧和定制弹簧、线成形和料带成形的全系列供应商,是丹佛斯等行业龙头的优质供应商,其产品在通信、工业、核电和军工等领域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三是重点产业加速集聚。招引“两特三新一智能”项目30个,总投资318亿元。围绕龙头、旗舰项目,健全产业链条,加速优质项目集聚,全面凸显高新区“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集中度。紧盯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招引佛吉亚、泰瑞电子科技等一批链上企业。泰瑞电子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手握大量订单,签约后将会快速开工投产,亩均注册达100万美元,预计亩均税收超40万元。特瑞斯能源是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位列行业前三,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预计2025年投产后亩均税收超50万元。
(二)助企纾困解难,对外贸易平稳增长
1~5月,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468.4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市比重36.7%;出口额332亿元,同比11.5%,占全市比重34%;进口额136.4亿元,同比4.8%,占全市比重45.5%,总量均列全市第一。预计上半年完成进出口560亿元,同比增长8.2%。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护航企业发展。加强政策宣贯解读,及时下达各类外贸资金,截至目前,共拨付外贸资金908.73万元。持续搭建区级中小微企业双平台,截至目前,服务小微企业155家,累计减免保费11.2万元;调取海外资信报告221份,累计减免企业资信服务费16.6万元。今年以来,帮助我区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免费开具“不可抗力事件证明书”,为企业规避违约责任、降低损失。充分发挥“外贸贷”平台作用,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护航中小企业稳定经营和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办理“外贸贷”初审业务企业5家,银行放贷1193万元。
二是发挥平台优势,创新外贸业态。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开展跨境业务,联合孟河镇、跨境电商平台ebay、外贸B2B平台大建云仓开展“跨境优选 货通全球”汽配产业带专场活动。截至目前,常州跨境电商平台新增企业6家,其中我区4家。结合上级政策精神和全区外贸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工作措施》和《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扶持发展政策》,强化政策支撑。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RECP成员国开展海外仓建设,扩大欧美市场海外仓布局。
三是积极对接协调,保障货运通畅。建立工作动态日报、紧急情况24小时响应机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和疫情防控动态。加强与常州海关、市商务局、区有关部门及各镇街道对接协调,帮助疏通436家企业在“龙城畅运”申报、审核全流程环节的堵点,推动企业正常运转。积极对接常州港,引导亨达车业等企业调整出口物流安排,采取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形式稳定出口。摸排全区外贸企业货运情况,及时上报有关企业滞留货物问题。对已放行的滞留货物及已明确报关单号、箱号、存放地的企业,督促其尽快办理提取手续,避免滞留。
(三)聚焦能级提升,消费市场逐步回温
1~5月,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680.1亿元,同比增长1.1%。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预计消费恢复步伐将加快,上半年社零增速将浮出水面,但完成全年目标仍有较大压力。
一是积极促进社零消费增长。全面贯彻上级商务部门和党委政府促进消费的各项工作要求,研究《新北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的实施方案》。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大力促进餐饮消费,举办新北区“江苏味道”“食美常州”“生态美食促消费”主题活动。支持万达等商业体打造星空市集,发展“夜经济”。将社零指标、净增法人数、净增大个体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落实各镇(街道)促进消费增长的责任。
二是优化提升商贸流通体系。成功申报全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区,研究出台《常州市新北区关于建设全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区的实施方案》以及《细化落实方案》,加快建设更加高效便捷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全面开展盘龙、万和城、滨江、奔牛星光城等4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启动山外有山、翡丽都会等2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目前,盘龙农贸市场完成编标,即将进入招投标流程。推动新合作公司与新北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社区商业建设和乡镇商贸中心发展等方面开展布局。
三是深度挖掘电子商务潜能。全面摸排区内电商企业,掌握企业线上交易、服务业务收入等情况,点对点调研重点电商企业,为创建区内电商新示范做准备。走访调研三井街道洪福社区、薛家镇橄榄城社区等首批省级数字商务社区试点,指导督促社区做好试点工作总结和规划。组织创意产业、华夏艺博园参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综合评价,积极组织薛家镇安莉芳工业园、新桥拨云科技园、龙虎塘综保区申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发动区内电商企业参加“数字经济与技术驱动的行业数字化变革”“企业财税管控与节税方案”等线上培训11场,参会人数1000余人。
(四)强化风险意识,安全防线愈加牢固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出台《关于成立新北区商务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明确职责分工的通知》。加强与区安委会的沟通,研究起草《关于成立新北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专委会各成员单位的配合职责,定期分析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理跨部门安全生产相关工作。做好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压紧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有效化解风险隐患。
二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2022年新北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警示教育、安全生产自查、学习培训等工作。配合住建部门开展三轮燃气大检查,通过镇街道督促餐饮商户开展自查,发放餐饮燃气督查表100多份。加大对非法流动加油车的整治力度,组织明察暗访和联合执法,成功处置一例流动加油车和违法加油站点。深化提升经济开发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联合滨开区、第三方专家完成3次现场督导检查,走访吉恩药业、华润化学等6家企业,督查发现中控显示故障等问题10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并提供整改报告,形成闭环。
三是强化商贸领域疫情防控。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保供预案,每日监测全区大型商超物资储备情况,实时报送市、区有关部门,同时,指导大型商超根据需要及时补充物资。对全区33家农贸市场和6家大型商超实现督查全覆盖,及时开展约谈整改,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820余人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牵头做好物资保障专班工作,协助超市配货车辆办理龙城畅运通行证2200余张,为农贸市场经营户发放凌家塘批发市场通行证570余张,确保全区生活物资供应平稳有序。
四是抓实抓细涉外疫情防控。在了解到外籍人士使用“我的常州”App存在困难后,积极寻求常州市大数据发展公司等相关部门协助,将“我的常州”操作指南翻译成英语、日语、韩语三国语言,便利外籍人士使用。组建在区外籍人士微信群,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有关信息。协调开辟外籍人士核酸检测通道,累计完成937人次核酸采样。出台凭两码和48小时阴性核酸证明出入商超的政策,方便外籍人士生活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