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以产兴镇、筑基强链,经济发展迸发澎湃动能。重点指标强势领跑。1-6月,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幅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增幅120.7%,全区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346.5亿元,增幅77.4%,全区第一;规上工业开票销售389.3亿元,增幅140%,全区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2.9亿元;进出口总额60.8亿元,增幅109.7%,全区第一。招引推进成果显著。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合力奋进“项”前,引进“两特三新一智能”制造业项目6个,其中汽车零部件项目4个,总投资13.7亿元,引进服务业项目3个。捷佳创、意大利迈威等2个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重大产业项目成功落户。引进高企、科小、“三高一资”项目7个。1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57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80%。新建项目开工8个、市重点项目竣工5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特色产业再攀新高。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229.9亿元,增幅132.4%,对全镇规上工业经济贡献度达66.3%。1-7月,比亚迪常州基地产量达15.7万辆,完成产值238.5亿元,其中出口超2万辆,销售39.7亿元。牵头起草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与常金控合作设立3亿元规模的产业发展专项引导基金。
(二)智造为核、创新赋能,转型升级激发蓬勃活力。产业更新加速蝶变。创成全市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区,豪爵铃木获评江苏省智能工厂,厚德再生、国机常林获得2023年度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星级上云企业8家。“1115”大企业发展迅猛,比亚迪、捷佳创产值超去年同期200%以上。完成资本与产业双向赋能项目信息推介4个,推动一重华冶、特瑞斯员工持股平台向龙城金谷(北区)转移。科技人才协同发力。组织申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个、第一批高企38家及苏锡常首台(套)产品5个,新增区级以上研发平台14家。与四川攀枝花学院合建引才工作室,涵养“人才蓄水池”。举办全区首场外国人来华业务培训活动,入选省“双创人才”“龙城英才计划”创业类项目各1个,“白鲸航线”获市“华罗庚”杯双创大赛团队组一等奖,全区唯一。存量用地稳步盘活。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通过司法拍卖、市场盘活、政府收回等方式,盘活常松、爱卓等存量土地224.1亩,竣工联东U谷等科创载体7.3万平方米,推进包宸新材料1.7万平方米载体8月竣工、北恒智谷2.1万平方米载体年内完工。
(三)建管有序、内外兼修,城乡焕新更促近悦远来。精致打造溪部客厅。空港国际星光城一期住宅落成交付,酒店及商业综合体主体即将封顶,空港一村(三期)项目启动建设,碧春湖幼儿园进入装修收尾阶段,罗溪卫生院CT室、生活配套楼加快基础施工,碧春缘运动公园即将完工。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开展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罗溪段企业动迁工作,推进罗浮山路、罗南路等4条新(改)建市政道路手续办理,优化吕汤线改造方案。同仁苑小区改造(一期)工程办理初步设计,同德苑三网融合改造工程方案确定,南村谢宅文物迁移保护工程完成招标。扎实推动乡村振兴。龙珠山村高标准农田启动建设,新增水稻种植面积超900亩,各项惠农政策补贴覆盖面积1.14万亩。开展团结河综合整治、新孟河延伸疏浚、村庄河塘清淤疏浚工程,推动西绕河幸福河湖创建,拍摄“邱庄最美回家路”成为流量热点。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考评位列全区第一方阵。
(四)守牢底线、提亮环境,全域治理护航稳定发展。安全责任全面压实。制定《罗溪镇安全生产主要风险点和安全责任分工表》,上下联动、有序开展专项整治。对800余家工贸企业实施“红、黄、绿”分级管理,不同频次压茬式推进隐患整改。累计拆除违建1.2万平方米,完成500余户群租房、300余户餐饮商户燃气安全隐患信息采集和整改工作。生态治理深入推进。PM2.5浓度同比下降16.2%,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上升26%,完成企业VOCs源头替代、综合治理、废气设施提升改造等15项工程,抓好十里横河沿线企业雨污分流排查、兰陵河异常出水排口溯源,督促9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社会和谐持续稳固。做好全国两会和节日信访维稳工作,累计接待群众来访179批405人次、群访7批63人次,受理办结率100%。开展信访突出问题“百日会战”,落实“双包案”领导制度,成功化解重点信访人员1人,发生赴京登记次数同比下降35%。开展“八五”普法等法治宣传活动6场、覆盖群众上万人次。
(五)增进福祉、溪心服务,民生答卷愈显温暖厚重。为民办事快捷高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全市首家镇级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推出便民服务中心“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全市首推残疾人12项业务网格员“帮代办”,上半年窗口办件量超1.9万件。民生底线切实兜牢。关爱“一老一小”,引进北京控股集团对罗溪镇敬老院改造管理,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成立王永清儿童健康科普工作站,每月为罗溪儿童健康提供专业支持。支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1387万元,发放低保、尊老、特扶、残疾人救助、优抚优待等资金722万元。救助困境儿童35名,居家养老援助服务惠及老人1416名。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举办溪韵文化大型综艺演出、送戏下乡等活动55场,开设科学育儿公益早教班4个、爱心暑托班3个,举办新北区门球邀请赛暨罗溪镇“喜鹊杯”门球赛事。
(六)履职担当、守正创新,政府建设力争合力出彩。政治引领争创一流。组织全镇干部参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15场,启动“能办事、能议事”家门口网格党群直通站改造项目。常州市首个产业链党建示范基地落户我镇,政企携手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建共同体。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行政审批、综合执法、集成管理改革创新。锻强队伍优化作风。探索打造人事综合管理平台,全流程跟踪监督8大类133项重点工作进度成效,深化“溪望之星”“领航团队”递进式培养模式,对在产业发展、民生建设中实绩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8人,调整岗位12人。依法履职廉政为民。依法作出政府信息公开答复4件,办理人大建议5件、政协提案3件,代表建议办理答复率、满意率100%。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重大项目建设跟踪审计12个。组织部门负责人廉政谈话20人次,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12次,举办“清风”宣讲活动20多场,进一步浓厚崇廉尚洁氛围。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罗溪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紧跟新时代、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按照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决策部署,紧扣全年目标任务,对标对表、加压奋进、全力冲刺,推动罗溪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强化产业发展主引擎,开足马力筑稳四梁八柱。锻造重点产业集群。打好招推服一体化“组合拳”,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全年完成15个制造业项目、5个服务业项目、13个科小类项目招引。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强化配套政策支持,完成基金首期注资,开展“链上有约·邻里配套”等活动不少于8场,精准招引供应商3家以上,促进链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优势企业梯队。健全“小升规、规升高、高升专精特新”分类培育机制,加大高企申报力度,全力推动厚德再生股改、润邦模塑新三板挂牌。新培育规模超50亿企业2家、10亿元企业4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5家,申报“三站三中心”12家、智能工厂(车间)6家、省“双创人才”和市“龙城英才”项目10个以上。拓展转型增效空间。加快卫生院北侧、捷佳创东侧248余亩地块出让,协调推进金穗汽车法拍进程,盘活利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资源。规划卫生院北侧、爱卓地块、新航加速器一期续建和二期新建载体开发建设,打开项目承载空间。出台物流服务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拉开城乡建设新框架,大干快干铺展和美画卷。加快补齐功能配套。酒店及商业综合体、空港一村三期项目年内完成主体施工,碧春缘运动公园竣工投用,加快卫生院改造工程建设,实现敬老院专业化运营,完成同仁苑(一期)改造和同德苑三网融合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汤庄垃圾压缩站改造升级。全面美化镇域环境。积极创建碧春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比亚迪南侧滨河绿化带,完成吕汤线改造及园区企业绿化配套工程。健全文明城市“三标融合”长效机制,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提升整治行动,力争城市长效管理考核进入全区前列。持续提升乡村面貌。加快建成龙珠山村高标准农田,有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接管、垃圾房改造、旱厕清零等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两违三乱”整治及生态河道建设。在鸦鹊村试点开展“积分制”管理工作,推动邱庄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三是奏响文明和谐主旋律,精管细治守护一方安宁。让安全生产久久为功。深刻汲取“6·28”火灾事故教训,对38家关停企业重点巡查。全覆盖检查群租房、餐饮燃气、物流运输等领域突出问题,全过程监督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重点企业安全打卡,做到隐患当日查当日清。将九小场所、高层建筑、商场超市等近千个重点场所消防隐患排查纳入网格化工作清单,全面压实部门和属地责任。推进二级和三级标准化企业创建50家,以点带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让生态之绿悠悠荡漾。推进重点单位自动监测监控联网,做好辖区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入库和平衡。严控主干河道和支流支浜水质,确保全域消劣、断面达标。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源头防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规范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强化危废产生和经营单位监管。让和谐氛围处处可感。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抓好企业劳动监察巡查,避免发生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和矛盾上行。包案化解重点信访人员,确保进京越级访、非访事件发生数有效降低。扎实开展“精网微格”工程,优化网格设置,完善考核细则,在全区网格化考核中争先进位。
四是做好民生福祉大文章,惠民利民共绘幸福底色。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擦亮“溪星事·悉心办”服务品牌,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布局,打造微信端网上服务大厅,做优政务服务网上“旗舰店”,利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提高数据收集整合分析能力。建好龙珠山村便民服务站,争创市“家门口办好事”示范点。着力保障基本民生。扎实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精准做好各类救助金发放。用好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平台医疗预警系统,通过慈善工作站、慈善协会及各类爱心基金,主动救助“因病致困”居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力优化文教氛围。召开罗溪镇教育发展大会暨罗溪中心小学建校100周年活动,“溪星光彩教育基金”募集力争超过1000万元。老年大学顺利开学,碧春湖幼儿园投入使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推广“书香罗溪 幸福悦读”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组织各类文化惠民演出。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和篮球联赛,打响“共健共享 领航溪望”体育特色品牌。
五是跑出改革发展加速度,勤政务实塑造典范标杆。政治建设坚持高站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全市产业链党建示范基地辐射作用,推动链上企业党支部建设,打造亮点纷呈的企业党建品牌,持续扩大新能源产业党建影响力。法治建设坚持全覆盖。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带头尚法、厉行法治,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强化审计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队伍建设坚持严标准。不断优化综合考核、干部薪酬和干部培养三个体系,强化十佳“领航团队”考核结果运用,鼓励全体干部职工担使命、明差距、抓落实。持续开展针对性培训、多样化活动,为年轻干部搭建更多“展示舞台”和“练兵场所”。对标“三个标兵”建设要求,选树典型,比学赶超,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廉政建设坚持硬举措。对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更好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严格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营造更加公平、公开、公正的政务环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开展第三方暗访和民意调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