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为了推进新时代小学课程教学与管理改革,有效落实小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9月20上午,新北区教育局、教管中心会同区内30多所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课程部主任齐聚龙城小学报告厅,召开常州市新北区小学质量调研情况分析与反馈会。会议由局党工委委员、教管中心主任施虹主持。
基于数据,精准把脉
2023上半年,市、区两级分别举行了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和六年级质量调研,曹燕、薛国民和陈建伟三位教研员都根据监测的数据样本,从不同的维度,客观、精准分析了两次调研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他们还分别站在区域学科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高质量教学的建议。
语文学科曹燕老师提出的建议是:细化目标——逆向教学设计;内化课标——扎实课堂实践;素养立意——优化作业设计。
英语学科薛国民老师提出的建议是:新课标理念校本化实施,在教学中强调“基于真实语境,关注语篇意识,指向问题解决,强调思维发展”,用扎实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数学学科陈建伟老师提出的建议是:确立四个“意识”,即质量意识、课准意识、研究意识、服务意识。培育富有数学核心素养的高质量学生,真正让学生学得轻松,考得满意。
聚焦“质量” 抱团共进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各校都在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学情的方法策略。本次交流会上,三所学校的校长进行了主题发言。
龙城小学李娜校长发言主题为《聚焦学科素养 提升学业质量》。李校长紧扣三个关键词“准”“精”“实”,在如何提升质量、如何精心设计练习、如何助力每个学生成长等方面,给出了符合“龙城气质”的答案。发言的最后,她还提出,尽可能少去“打搅”老师,让老师们多一点安心、多一点精心,用心上好课、教好书。
魏村小学许华章校长发言主题为《“双减”落地 质量为先》。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许校长选取了魏小的三个群像故事——“文化润泽的家校社共育”“求真务实的教科研一体”“质朴情怀的老中青传承”,揭示了学校在“双减”落地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他用温暖的话语讲述着温暖的故事,也温暖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西夏墅小学王芳发言主题为《扎实前行,纵深推进,走学业质量发展之路》。王校长的发言围绕三方面展开:聚焦课堂,在常规管理中求扎实;聚焦问题,在变革转化中求夯实;聚焦研究,在学业质量上求突破。三个“聚焦”,足见西夏墅小学在质量办学上的高目标、高追求。
它山之石 采之幸甚
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活动有幸要求到天宁区博爱小学柴曙瑛校长进行经验分享。柴校长交流的主题为《提质培优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提质上,博小既注重教研赋能,以研促教,更注重“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真正做到为高质量发展奠基。在增值培优的举措中,柴校长提到的“博爱质优生提升模式”,为各校在这方面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此外,博小在做实项目、因材施教等方面也提炼出了许多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值得与会者好好消化吸收。
解读“素养”高位引领
常州市教科院学前与小学教育研究所蒋敏杰所长也应邀来到现场,为学业质量的提升支招。
他讲座的主题为《让素养可见:学业质量评价及其教学导向》。经验可供借鉴,但也要因校施策。每一所学校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都不能回避学校自身的文化基因。蒋所长站在教育科学研究的高度,直面提升学科素养需着力并持续实施的行动,如基于监测数据,看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改进项目,建立重点问题公关;开展基于命题研究的教学研讨等。他还指出,要进一步发挥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要求对学业质量评价的积极作用,体现出课程教学更加重视“以评促教”的设计思路,从而探索并呈现出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新样态。
部署工作 明晰方向
质量就是生命线。区教管中心教研室主任周文荣指出了各校在把控学业质量举措上存在的差异,梳理了影响小学学业质量的十个因素,并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作业管理、资源建设、重视诊断、研究试题、科学训练、分层指导、夯实研究、教师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质量提升的十条措施。同时,他要求各校列出问题清单,深度归因分析,明确发展目标,拿出改进方案。
本次会议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明基础,找差距,谋未来。最后,新北区教育局蒋辉副局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要科学理解学业质量,扎实提高学业水平。各校要以质量为导向,明确主体责任;聚焦校本教研,突出课堂实效,强化提优扶弱。区域层面要以学校的需求为导向,增强输血功能,抓实学情诊断,做好质量监测,落实帮扶结对机制。
小学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根基,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是全区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必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团结一致,脚踏实地抓好管理,科学提质,为创办好人民满意的新北小学教育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