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开区化工产业管理局、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局各职能处室、直属单位:
现将2022年前三季度全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全区安全生产计划监督检查企业561家次,出具各类执法文书4260份。区应急管理局监督执法检查企业253家次,各镇(街道)监督检查企业308家次。“双随机”抽查企业44家次,完成率100%;完成举报核查企业41家,举报核查回复率100%;媒体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共计42家次。
前三季度,全区事前行政处罚立案157起,处罚总金额507.9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0.8%和23.9%。其中,区应急管理局事前行政处罚立案54起,处罚金额209.5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5%;各镇(街道)事前行政处罚立案103起,处罚金额298.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3.3%和38.5%。事前处罚金额10万元以上案件数5件,事前处罚金额5万元以上案件数20件,事前处罚金额2万元以上案件数89件。案均值为3.24万元,同比增长10.2%。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隐患25处,涉及企业18家,重大隐患相关立案35起,占总立案数的22.3%,重大隐患立案率92%。一案双罚立案89起,立案总数占比达56.7%。省厅执法系统重点库企业数135家,已完成检查89家,完成率65.93%。
除孟河镇、春江街道外,其他各镇(街道)事前处罚立案数较2021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事前处罚立案数前三位的是孟河镇(27起)、春江街道(17起)、滨开区(10起);事前处罚立案数后三位的是魏村街道(5起)、新桥街道(3起)、龙虎塘街道(2起)。事前处罚金额前三位的是孟河镇(90.5万元)、滨开区(34.53万元)、春江街道(34.4万元),事前处罚金额后三位的是魏村街道(8.7万元)、新桥街道(7.9万元)、龙虎塘街道(3.3万元)。危化处、西夏墅镇各移交1起重大事故隐患违法行为。
二、主要特点
一是执法改革持续深入。自年初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新北区整合执法职责,统筹执法资源,补短板强弱项,开创性提出“一个队伍管执法,上下协同管安全”总体解决方案,以一套极具新北特色的改革路子引领全区乃至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大踏步向前迈进。结合执法改革方案及执法规范化示范创建要求,落实落细执法改革各项任务,目前四支派驻中队已正式实体化运行,入驻新办公地点集中办公,为全面提升全区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三季度以来,全区积极部署开展了涉爆粉尘工业企业专项督查、安全生产“助企服务”专项行动、“护安常州”行动、“党员义工365暨夏季安全服务活动”等,全面落实“精准执法+优质服务”,坚持“执法与服务指导”并重,下沉重点板块,开展事故风险警示、安全生产宣讲,对违法行为“利剑高悬”的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安全咨询和整改指导,切实帮助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助力高质量发展。期间,全区应急管理系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0人次,指导服务企业150余家,查纠整改安全隐患600余处,立案查处典型违法违规行为36起,罚款90余万元,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警示曝光不断强化。今年,各版块、各部门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对涉及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通过有关媒体进行了警示曝光。区应急管理局对企业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了6次曝光,涉及企业40余家。孟河镇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定期对辖区企业问题隐患集中曝光,薛家镇定期对典型违法违规行为企业集中约谈,直面问题,督促整改。
二、 主要问题
一是执法力度仍需加强。当前,整体执法力度较去年相比有所疲软,各地区执法力度差距比较突出,部分地区还没有全力施展,执法力度存在明显差距,除孟河镇、春江街道外,大部分地区存在执法深度不足、惩处力度不够等问题,其中龙虎塘街道执法办案工作进展缓慢,三井街道、龙虎塘街道、新桥街道及魏村街道三季度行政处罚移交案件数为零。此外,各板块检查不够深入,行政处罚案由单一,部分地区办理案件案由仅有安全风险报告及安全设备无安装防护罩两类。在接下来的四季度,暂时落后的地区应对标找差,加快进度,尽快扭转执法工作推进落后被动的局面。
二是执法精准度仍需提升。今年以来,各地区行政处罚力度下降,并不意味着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事故总体呈现出的是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典型事故依然呈现高发态势,既有企业安全意识淡薄,片面赶进度、赶工期造成隐患集聚,也暴露出执法过程未对地区产业结构、监管重点和事故防范进行科学研判,检查执法缺乏针对性,重点检查事项判定不够精准,安全风险突出、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环节、要害岗位和重点设施未进行深入检查,使得以强有力的检查执法推动作为遏制防范事故发生的手段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是执法规范性仍需完善。随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深入推进,板块职能、机构、人员、模式等多态转变,部分乡镇持证执法人员严重不足,且普遍在安全生产领域专业知识匮乏,执法程序不精通,个别地区执法人员年纪偏大,难以应付电子化的执法工作,甚至应急部门人员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要承担非应急管理的其他工作。由于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不足,很大程度影响案件移交的数量和质量。移交的案件存在违法事实不清、资料不完整、要素不齐全的情况,甚至存在不少错误。中队执法人员在办理过程中仍需从头开展全面调查,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四、工作要求和下一步举措
一体联动,推动“执法改革”有声有色。目前,各派驻中队已基本实体化运行,各板块要协同中队发挥“执法共同体”优势,建立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处织就一张天罗地网。要切实强化二十大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夜查抽查、暗查暗访等多种形式,以更高标准、更严措施抓好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进一步强化执法措施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工作。
规范高效,推动“精准执法”走深走实。各板块、局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行业领域重点环节等方面加大精准执法力度,以此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严格履行执法程序,结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执法公示、全流程记录常态化运行,切实增强执法人员的履职能力和专业水准;以安全生产大检查为抓手,紧紧围绕执法对象、事项、方式、处罚“四个精准”,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大隐患,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
利剑出鞘,推动“从严执法”见行见效。各板块、各部门要始终保持惩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强违规违章冒险作业和事故易发高发的环节岗位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提高重大隐患案件及“一案多罚”案件占比率,加大对主要负责人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精准实施惩戒,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实施失信惩戒和媒体曝光。涉及刑事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区局将比照执法时序进度要求对各版块执法效能严格实施考核。
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应急管理局
2022年10月12日
2022年前三季度新北区生产安全事前行政处罚情况表
序号
单位
立案
总数
处罚总金额(万元)
事前处罚情况
移交案件数
5万元
以上
2万元
案均值
(万元)
重大隐患立案数
重大隐患立案率
一案双罚立案数
占比
1
滨开区
10
34.53
2
6
3.45
4
100%
8
80%
孟河镇
27
90.5
5
15
3.35
0
16
59.3%
3
薛家镇
7
24.33
3.48
28.6%
罗溪镇
16.62
2.77
33.3%
西夏墅镇
9
32.23
3.58
55.6%
奔牛镇
25.3
2.81
22.2%
新桥街道
7.9
2.6
66.6%
三井街道
20.6
2.58
25%
龙虎塘街道
3.3
1.65
春江街道
17
34.4
2.02
14
82.4%
11
魏村街道
8.7
1.74
12
区局
54
209.58
25
3.88
28
92.9%
30
合计
157
507.98
39
89
3.24
35
92%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