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稳粮、强农、惠农的工作目标,切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农业生产保障稳步推进。一是严格落实种植任务。在粮食安全方面持续发力,坚决落实政治责任,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全年投入资金近450万元推进腾退苗木工作,2024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200余亩,其中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200余亩。全镇秸秆还田面积6100余亩,耕地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水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和维护,保障农业生产的顺畅运行。二是严格把控农产品质量。全年完成监管巡查881次,确保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规范管理。在蔬菜农残速测方面,累计检测5431个样本,合格率保持在100%。此外,纳入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的农业经营主体共开具合格证66余万张,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生产主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为当地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严格监控畜禽安全生产。在日常防疫的基础上,结合春、夏、秋三季突击防疫和普防相结合,严格执行“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标准,确保无死角防控。重点加强对专业大户的监管,确保应防畜禽防疫密度100%。定期采集血样进行免疫抗体检测,2024年全镇血样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达95%。全年防疫工作中,牲猪口蹄疫53222头次,小反刍兽疫780只,羊口蹄疫1163只,禽流感 23.68万羽,鸡新城疫23.68万羽,犬1300余只,消毒面积达31.2万平方米,其中使用液剂72箱,粉剂230公斤,无害化处理病死猪720余头,无害化处理河道漂浮死猪3头。
(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产业结构不断更迭。全年累计收储低产田块与苗木田块超1200亩,2024年园区水稻种植面积超7000亩。通过农业企业招引,成功引进智慧农业生产项目常州顶点温室有限公司与高效种植企业常州又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启动渔光互补项目,高效利用园区约2000亩池塘,推进渔光互补区域及周边核心区6000亩区域的基础设施提升方案。此外,园区多企业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兴华牧业投资10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顶润绿色农业建成保鲜冷库约10000平方米,逐步提升园区企业设施水平。二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修建灌排沟渠约2500米,修建核心区道路约4公里,修缮破损桥梁11座,不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保障园区企业高效安全发展需求,整体提升企业效益。积极开展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千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推进园区219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和1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效管理。结合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部分行政村垃圾房升级改造工程。在全镇9个村(社区)选取35个自然村试点推广“积分制”管理,通过季度评分及颁奖,充分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探索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与乡村治理的“双赢”模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二是多举措开展河道整治与水环境改善。积极落实“河长制”,完成村庄沟塘清淤40座,清淤土方7.7万方,浦西大沟和西横沟河道清淤工程完成,长度达4公里,土方2.1万方。完成全镇39个小微水体整治和西横沟生态河道建设,打造东南李家村市级小微水体示范片区。完成夏史巷大沟、十里长沟、东风河、午塘河幸福河湖创建并通过区级验收。实施牛郎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延寿河和安宁河水系综合整治。整治老延寿河、夏史巷大沟排口,新建节制闸2座,完成延寿河和安宁河的全线清淤、生态护坡建设及沿岸绿化,并深入开展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完成全镇7个行政村及56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与管网建设。三是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4年,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推进东南村东午桥村和牛郎片区和美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牛郎片区水环境整治工程与牛郎桥梁修建工程,牛郎片区沟渠水系全面贯通,牛郎片区的3座桥梁已建成通车。东南村东午桥村的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同时积极申报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镇,推进水塔口、池上2个村省级和美乡村建设,水塔口、池上、东南、梅林4个村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并申报7个市级人居环境整治达标【人居环境】建设村及22个区级培育村。29个自然村的工程项目全部完工待验收。
(四)农村活力持续提升,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一是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制度,确保所有村组新签订的合同均进入产权交易平台,提升交易的规范性与效率。完成产权交易75笔,交易总金额达395.84万元,其中土地类交易468亩,其他类交易1843平方米。推动不适宜竞价的项目通过协商方式进行,力求实现交易的透明与高效,优化线上交易服务,推动“不见面”交易模式的落实。二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继续推进“村账镇管,组账村管”模式,强化对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化管理。执行民主理财制度,确保集体资产透明、安全地运用。推进浦河60亩集体土地入市工作。加大了对各村(社区)财务的监管力度,利用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进行全面自查与抽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稳步推进土地延包工作。以浦西村作为省级试点,推进21个村民小组延保方案的制定,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二轮延包方案表决。计划在2025年基本完成合同签订、证书发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