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井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深入推进市“532”发展战略,持续扮靓区“六张高新名片”,锚定新能源之都“城市会客厅”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抓项目、提质效,经济发展以进促稳
主要指标平稳向好。1~5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6亿元,同比增长1.31%,税收占比92.77%、位居全区第三;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57.2亿元,同比增长15.2%、位居全区第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总量位居全区第二,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3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91.5亿元,同比增幅6.9%,实际到账外资931万美元。
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列入市、区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52.3亿元,1~5月,新增市重点入库项目1个、完成目标任务的50%,完成投资6.7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7.12%,4个新建项目3个已开工。引进总投资1000万美元或1亿元以上“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项目及其他先进制造业项目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50%,引进金和数字化治理、伯农农业数字智慧化项目等优质服务业项目2个;特别是在去年引进“音乐房子”常州首店的基础上,“韩国高尔夫尊”常州首店和全家便利店常州首店顺利落地。空间资源盘活优化。兰翔厂地块已顺利签约,周边5家配套企业征收已启动,新科博华已拆除完毕并移交,新科电子预计6月底完成拆房,常柴单缸机厂主体已拆除,腾普精机(部分)地块征收协议已签订,超额完成全年工业土地增效任务。
(二)重创新、增后劲,发展动能积蓄成势
数智赋能强企提质。星宇车灯、梅特勒托利多、华威模具荣获2024年度常州市总部企业称号,全区占比20%,富林中电、绍鼎密封、瑞神安等15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专精特新,都铂高分子、乐奥医疗获评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科创人才成果颇丰。预申报高企141家,累计对接“科小”“三高一资”项目45个,已落户7个;储备省双创创新类项目7个,创业类项目1个,团队项目2个,申报第25批“龙城英才”创业类项目11个,创新类项目4个,HW人才项目申报36.5个,WR计划申报2个。资本载体亮点纷呈。瑞华技术北交所顺利过会,太平洋美诺克启动港股上市程序;煜辉半导体、臻橙科技、大道云隐等企业先后获得股权融资;锦程科创园等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科创载体空间进一步提质。
(三)提能级、优生态,城乡品质持续跃升
精管善治卓有成效。实体化运行三井指挥中心和“乐活三井”智慧管理平台,围绕经济、民生、安全等要素,重新划定85个专属网格,形成基础网格和专属网格相互补充的全域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推进兰翔二村南区、前桥新村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以金惠雅居为试点探索信托制物业管理新模式;全面发挥“三网融合”效能,强化与“城市大管家”平台联动,持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安全韧性持续增强。精准摸排粉尘涉爆企业16家(涉金属粉尘5家),其中关闭涉爆粉尘企业5家,全面复工复产9家,积极整改 2家;坚持“厂中厂”大起底、大排查久久为功,强化风险研判,制定“一厂一策”,累计拆除“厂中厂”违建超3100平方米,完成闭环整改10家;持续保障群众身边的安全,深刻吸取南京“2·23”火灾事故教训,高质量开展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燃气安全专项行动,专班推进9个消防无水小区系统整改,目前已实施2个,招投标4个,完成方案审核3个;高标准推进6条餐饮街区约150家商户的“瓶改管”改造,目前户外管道铺设已完成50%。生态基底不断巩固。高效运转大气国控站点专班,行政中心站点PM2.5浓度位居全市第三;持续推进涉磷企业专项整治,对柴支浜等开展清淤工程,同步对沿线排口溯源排查整改,创新运用“干河法”对太湖河、长沟河进行整治提升,常林桥省考断面稳定达到二类水水质,群众对水环境的认可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四)惠民生、增福祉,人民生活更有质感
政务服务高效便民。立足“群众需求”,全方位打造“满意清单”,紧密联合市管、税务、金融等部门,积极提供“导办+帮办+代办”服务与业务指导,全面升级“畅通办”政务服务内涵,倾情打造街区政务智慧小屋,赋能商圈经济“破圈”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办事群众近40000人次,线上接待群众咨询、业务办理超30000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9%。民生实事落地有声。深入推进“常有优学”工程,三井二实小、前桥幼儿园全面建成、即将投用,飞龙二实小、龙城幼儿园不断加快建设,景粼天著幼儿园、德馨幼儿园双双通过市优质幼儿园评估验收;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三井医院顺利完成二级综合医院定等现场评审,并荣评江苏省五级中医馆称号(新北区唯一)。文化惠民多向奔赴。全域文化品牌“三生有幸 繁花似锦”内涵不断丰富,以汉江路国际街区为重点,开展系列文旅活动近250场次,文化高质量服务超76万人次;强化公共文化供给,积极入驻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进一步增强与恐龙园、文化广场等链接联动,不断提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五)强党建、聚合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政治根基夯实有力。紧抓理论学习,在“重基础”上下功夫,截至目前,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5次,集中交流研讨2次,学习报告会1次,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3次,交流研讨1次;积极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打好新形势下网络舆论斗争,全力打造三井宣传“好形象”,区级以上新闻媒体录用221篇,“学习强国”录用30篇,推出“年在三井”系列视频10篇,累计播放量超2.5万次。组织建设强劲有力。全方位优化党群服务格局,打造网格党群直通站“红色地标”84个,周均开展活动1.5场、接待群众上百人次,真正实现“小阵地”服务“大民生”;全力发挥头雁善为引领作用,截至目前,获评市“5A”级社区书记4人、“千名领先”2人;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双向赋能”,引导“新管家”兼职“移动”网格员,精准摸排需求发布“四季暖新”服务清单32项,试点打造新就业群体党建示范街区,全力激活红色细胞。执纪内审高质高效。严格执纪问责,准确践行“四种形态”,累计处置问题线索14件,初核了结8件,立案6件,“第一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10人,党内问责1人,对20批907人出具廉政回复意见;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好“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盯紧“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管好用好政府的“钱袋子”,截至目前,完成跟踪项目6个、结算项目56个、服务类审计项目18个,累计核减金额超110万元。
二、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三井街道将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抓落实,千方百计求突破,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努力为全区更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聚焦主动发展不放松。坚决向“吃老本”说不,彻底摈弃“没有空间就无法承接项目”的观念,持续盘活低效用地,全力加快华生制药、庄臣同大等征收进程,高位谋划钢筘厂等地块布局,扎实推进“工业上楼”,努力实现用有限资源,承载更多高质量项目。瞄准泛半导体、高端医疗器械、工业CT等核心产业,立足“全生命周期”,推动新兴产业跨领域、跨产业、跨集群深度融合。加快三晶科创园提档升级进程,全力推进锦程科创园建设,强化科创载体与楼宇经济有机融合,全力提升经济贡献率。充分挖掘可用资源,紧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资到账等核心经济指标,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为全区经济发展多挑重担。
二是聚焦新质生产力不放松。联合区经发、科技、商务、常金控,优化实施从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的新一轮“扩面提质”,全力完成年度高企净增、“三高一资”招引等目标任务。不断加大对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力度,强化企业股改上市辅导与跟踪,努力在省级以上专精特新、潜在独角兽培育、企业股改上市等方面有新突破、新进展。深耕精耕“高新区专业孵化器”定位,依托美敦力等链主企业专业办赛、星宇研发中心等主体产业培育等方式,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驱动”专业孵化新路径。积极抢抓浙大常州工研院共建(二期)机遇,探索飞地孵化,努力为全区培育更优质的精品项目。不断优化“扶改投”,紧盯维普光电、频率探索等优质项目,全力打造“政企合伙人”三井模式。率先在全区打造科创型混合社区,组建J20科创企业联盟,研究制定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服务政策,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聚焦安全环保不放松。全方位、高质量夯实“厂中厂”常态化排查整治,坚决推进低质低效粉尘涉爆企业关停并转,统筹推进“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合和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深入开展社会面小场所隐患排查治理,确保问题隐患立行立改。紧盯危化品、自建房、楼宇、“九小”场所等重点部位,聚焦旅游民宿、私人影院等新兴行业领域,开展强有力的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坚持尊重民意、分类施策,平稳有序推进小区消防安全提升,加快推进餐饮街区“瓶改管”“气改电”改造,加强汇丰二三村等城中村、低洼易涝区防汛巡查,强化防汛物资、队伍储备,全力以赴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大气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行政中心大气国控站点专班力量,常态化巡查,精准化溯源,多措并举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实施常林桥澡港河省控断面三井段水质保障提升项目(目前省级入库已完成),一体推进周边9条重点支流支浜综合治理,协同推进三井河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年内完成柴支浜综合提升工程,不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品质。
四是聚焦民生福祉不放松。以“城市大管家”为抓手,充分发挥“乐活三井”智慧管理平台效能,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城市长效、特殊人群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等关键领域落实落细,加快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聚焦关键小事,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新能源充电桩、加装电梯等建设,试点“政府+企业”助餐模式,持续推行“公共收益共管账户”,探索“信托制”物业管理,构建河海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万达广场“就业招聘长廊”,不断满足群众多元的生活工作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质量开展国际美食文化节、转角音乐会等高品质文化活动,不断奏响文化惠民新乐章。
五是聚焦基层党建不放松。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建好“井心”理论讲堂,培育并壮大“井牌名嘴”理论宣讲队伍,积极发挥网格直通站红色纽带作用,把党的“理论之氧”输送到基层“毛细血管”。持续深化“红立方”组织力提升计划,加强“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全域推行新北E家美新社区数智研判平台,重点打造黄河路社区“有邻HUI客厅”党建品牌,全力构建全域“党群服务示范圈”。持续深化“头雁讲坛”“项目擂台”等交流平台,提升社区两委“精气神”,实施干部队伍建设plus计划,从“充电蓄能”“建库储材”“岗位淬炼”三个维度,锻造堪当时代发展重任的三井菁英干部队伍。聚焦重点领域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加大“微腐败权力”监督力度,精准有效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