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区内要闻 > 内容
交流互鉴凝聚共识,谋篇布局未来发展。12月3日-4日,2025年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研讨会召开。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研究事关全区明年乃至“十五五”时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找准工作重心,厘清发展思路。
今年以来,常州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强动力、增活力、提质效,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一年来,在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区获得了一批成色十足的荣誉表彰,招引了一批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打造了一批层次分明的企业梯队,共赴了一批跨越山海的开放之约,见证了一批企业对创新的坚守执着,争取了一批助推发展的资源资金,办成了一批真实可感的民生实事,举办了一批精彩纷呈的赛事活动,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激发了一股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周庆强调,全区上下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自觉当好全市“532”发展战略主力军,把高新区应该干、能够干、必须干的事情干成干好,努力将“高新定位”干成“高新地位”,奋力书写“万亿之城再出发”的高新答卷。
用活效率提升制胜一招。坚持速度就是效率、精简就是效率、降本就是效率、用活就是效率,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在“效率”上见分晓、比担当、显精神,想方设法盘活现有资源、提升工作效能,持续营造紧抓快干、重质求效的浓厚氛围。
迈准融合聚变关键一步。融入大势大局,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深化内外融合、跨江融合、产城融合、管理与服务融合,真正以融合发展促蝶变跃升,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常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窗口”。
夯实制度体系基础一环。在“创”和“闯”上下功夫,在“长”和“常”上作文章,建立健全“试”的机制、“常”的机制、“合”的机制、“廉”的机制、“稳”的机制,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全力呵护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积极营造有利于推动工作落实的制度环境。
周庆指出,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凝心聚力、实干争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当好全市发展重要一极,努力以新思路、新气象、新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新篇章。
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委副书记、区长石旭涌强调,要注重量质并举。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力求创新突破,实现更充分、更全面、更先进、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要注重内外协同。脚踏实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定政治决心、加速自主创新,聚焦精明增长、精益管理、精心服务,持续增强区域竞争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要注重政企结合。持续提升国资管理专业化水平,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迭代升级“城市大管家”,赋能城市品质提升。
要引育关键增量。抢占先机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育力度,加速推进城市功能性项目建设。坚持“引育留用”结合,持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盘活低效存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导向,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低效用地处置,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
要管控风险变量。坚持底线思维,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常抓不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会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宇伟、区政协主席安春燕分别就人大、政协工作谈了思考和分析。党政分管领导结合自身分管工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意见建议,进一步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区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区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区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成员,滨开区,各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区各委办局、园区、公司、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前,常州高新区党政代表团前往常州市武进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考察学习,先后参观了理想汽车常州基地、汇川新能源汽车技术(常州)有限公司、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城医药博览馆、CMC疫苗工程中心、江苏赛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深入学习两地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成员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总结两地好经验、好做法,把学习考察的思考体会转化为加快推动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也希望今后能够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与两地加强沟通交流,谋划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