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12月24日下午,新北区小初衔接工作室德育集体研修活动于河海实验小学黄河路校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小初衔接德育研究小学部负责人陈旭琴老师主持。
班会课一直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龙城初级中学的彭菲老师以“遇见成长 逐梦未来”为题,为河海实验小学六2班同学上了一节精彩、扎实的班会课。
河海实验小学支慧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班会课《当情绪来敲门》同样精彩、独具特色。
在说课环节中,彭老师认为,德育方面传统文化的渗透不是表象化的,而是潜移默化、浸润式的。学生的成长要能更好地服务大环境,要与国家的发展挂钩、与国家的未来同频共振,所以引导学生规划未来时梦想要回归现实,围绕2025这一人生的转折点统筹安排课堂接续环节,使小初衔接组方向一致,更好地服务孩子的未来。
支慧老师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情绪,学会自己调整情绪。她提出,情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每个人面对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想法,教师要想办法达成学生的自我疗愈,使其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很多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会因为情绪不当或管理不当造成一些矛盾,希望通过本节课能帮助学生寻找到自己去解决自己情绪的途径。
河海实验小学的刘妍老师认为,支慧老师的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了小初衔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需求,通过创意性的表达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效促进了学生对自我认识和情绪管理的理解与掌握。她指出,盲盒导入的形式、多样化的语言和教学策略都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探索,构建出开放、互动式的课堂,而支慧老师总能给学生鼓励、积极的正面反馈,指导学生讨论,营造出积极的、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氛围,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紧接着,陈旭琴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没有一棵树,一开始就是树》。
活动的最后,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陈雨薇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她指出,彭菲老师和支慧老师为工作室成员奉献了特别精彩的课堂,鼓励教师们积极的参与到评课中来,结合陈旭琴老师的讲座和自身经历启发教师要重视教育机制,注重提升自我素养和理性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