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农业农村局 > 内容
农田建设是夯实粮食根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新北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11月底建设高标准农田1.25万亩,投入资金5400多万元。
一是数字赋能,让农田规划影像化。新北区将数字化建设作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了全省领先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集聚了三调耕地、“三区三线”划定、已建高标准农田、农业“两区”划定、耕地质量等级、田块种养信息、田块经营信息等涉农要素。结合遥感影像和人工普查开展两次种养信息的外业调查和内业更新,确保农田“粮、经、油、牧、渔”信息及时更新,全面展现最新农田家底和空间布局。依托信息完善、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平台,编制路径清晰、实用管用的农田建设规划,有效指导全区农田建设。
二是提标探索,让农田建设多样化。新北区充分发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优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提高农田建设补助标准,新建项目亩均补助4000元、改造提升项目亩均补助3000元,为农田高水平建设创造条件。在数字农田、生态农田、休闲农田建设上积极探索,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智能无人型、循环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积极打造智能生态农田;在美丽乡村以景观型、休闲型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着力拓展乡村休闲空间,弘扬乡村农耕文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夯实“耕基”,让农田产能最大化。新北区始终把耕地质量提升工作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部署实施。通过开展秸秆还田、轮作休耕、增施测土配方肥、商品有机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等土壤改良措施有效提升耕地质量;通过实施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有效提升农田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区级财政安排耕地质量提升专项资金重点倾向于高标准农田区域,有效提升农田粮食产能,实现亩均“吨粮”目标。
四是打通“瓶颈”,让农田效益长久化。新北区严格按照“区级指导、乡镇监管、村级管护”的要求落细落实建后管护责任。竣工验收合格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由乡镇移交村委进行管护,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人。积极引入高标准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由保险公司参与农田管护,通过区级集中投保,保险机构介入,管护单位受益的方式,使单边管护转向协同管护,有效打通高标准农田管护“瓶颈”,充分提升农田运行质量和使用效益,扎实巩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