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妇联 > 内容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拓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新方法,构建形成儿童友好共建共享新格局,11月18日,奔牛镇妇联联合奔牛实验小学在报告厅开展了“遇见儿友好 共传知音情”的活动。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光是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有4000多年。巾帼志愿者、知音文化讲师周頔介绍,古琴大名原来叫“琴”,在20世纪初,西方的“钢琴”“小提琴”来到了我国,所以大家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以作区别。在奔牛镇就有一段关于古琴的“高山流水”美丽传说。周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这段“知音之交”的故事,伯牙与子期虽然出身不同,性格迥异,却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走到了一起。每当一人弹琴,另一人总能准确地听出其中的情感与意境,仿佛心灵相通。
这段故事也成为了佳话,从明朝开始,常州地方志《武进阳湖县志》上就开始有关于“伯牙渎”“伯牙琴台”“钟期故宅”的记载。2021年,新北区“高山流水的故事”入选第五批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现场周老师还播放了两段古琴曲的片段,同学们听得兴致勃勃,通过细致的辨识,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哪一段是《高山》,哪一段是《流水》。
活动现场,周老师从古琴的起源、构造、演奏方式、记谱法等方面进行示范讲解。巾帼志愿者、国家级非遗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刘善教亲传弟子沈肖清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精湛的古琴演奏技艺,其悠扬的琴声引领大家仿佛穿越至幽静的山林之中。在愉悦的氛围中,同学们体验并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知音文化进校园活动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