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区数据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12345”系统推进主责主业,一体推进数据统筹、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智慧治理等工作,以新质服务助力全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1.树立一流目标,即数据要素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建立数据生态发展圈。联合南大南数院、常工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河海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华为、中科曙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常州数据集团等企业,联合市区两级部门、产业园区,聚焦数智赋能,深挖数据潜能,围绕数字人才培育、数字设施建设、数字技能培训、数字场景应用、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二是统筹引领数字经济发展。联动区级部门,围绕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企业智改数转、星级上云、数字工厂、数字车间、DCMM数据标准体系贯标等,进一步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三是深入挖掘数字应用场景。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方面,充分挖掘数据+应用场景,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用好、用活数据要素,以数据要素赋能新业态、新活力,推动更多应用场景申报省级示范标杆。
2.实现两大融合,即推动政务服务与数据统筹双融合双促进。一是优化升级数字政务人。全量对接进驻部门,完成知识库录入,依托计算资源处理数据,加快数字政务人“小新”算力分析的速度,提升交互问答的准确性、可靠性。在网页端、移动端、自助端上线智能客服,搭建智能问答、答案评价、预约办理、智能推荐功能,实现“小新”多端应用。二是探索建设数字政务大厅。完成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VR场景建设,构建3D动态效果;依托智慧大厅基础数据,动态记录企业群众办事全流程,数字化分析、可视化展现,为“潮汐窗口”、绿色通道等设置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直观的办事引导,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事体验。三是深化数据融合应用。结合常州数字政府统一门户数据中心资源,挖掘“三免”建设电子证照及材料应用场景,明确数据需求清单(电子证照15类、学历数据1类)、待归集清单(6类),加快部门对接,加速推进“免证照、免材料、免提交”场景落地。
3.深化三维拓展,即聚焦“高兴+”“主题日+”“清单+”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一是拓展“高兴+”。进一步深化惠企政策“高兴享”、人才引育“高兴引”、12345“高兴诉”等场景内涵,探索金融服务“高兴贷”等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高兴+”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高新事·高兴办”品牌的内涵深度。二是开展“主题日+”。聚焦重大节日重要节点,联合协会商会、部门板块,继续开展营商环境主题日系列活动,邀请营商环境体验官、观察员、宣传员深度走进、深入体验、深刻感受,切实为高新区优质营商环境代言发声。三是深化“清单+”。编制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推出改革举措,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季度化推进落实、数据化展现成效;发布营商环境白皮书,汇编高新区探索实践和成功案例形成成效清单,举办新闻发布会,提升品牌影响力;完善营商环境考核体系,组织开展2024营商环境创新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评估,季度跟踪、年度汇总,更好发挥以评促优、以评促改作用。
4.深化四项协同,即全力提升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咨询诉求“一号应答”、智慧治理“一网统管”服务质效。一是优化线下办事“只进一门”。优化“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在不动产业务专区,持续推动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担保等服务联动,推广不动产+水电气业务联办,推进镇(街道)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增值服务落地落实;在公安专区,持续升级外国人专窗2.0,在来华居留、工作、通讯、现金兑付、医保社保办理等服务集成基础上,增加税务、保险等更多业务咨询和宣传。二是优化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深化数据共享,强化数据互通,通过部门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协同联动,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以办件信息实时共享为导向,实现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三是优化咨询诉求“一号应答”。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指挥体系协同联动,打造“统一监督、统一研判、统一考核”的事件受理一件事服务,以数字治理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四是推动智慧治理“一网统管”。加快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联动、四级响应”的城市运行指挥体系,推动城市运行指挥平台项目完成建设、上线运行,打造区级精品示范应用场景;依托城市运行(应急)智能枢纽平台,加快工单流转,实现“高效处置一件事”,推动僵尸车整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等两个市级“高效处置一件事”试点,全力打造全面观、精细管、有效防、多方联、及时处、科学辅、精准服的示范智能应用生态。
5.夯实五能支撑,即推动“五能行动方案”贯穿全部工作始终。聚焦大厅优功能,通过迭代升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回音壁”、打造外国人专窗2.0版、推动专区业务联动联办等方式,实现事项办理一站集成;通过收集整理、线上线下呈现政策信息,推出政策二维码,打造政务大厅信息枢纽新功能,实现政策信息一站汇集;通过开展文化宣传、“我陪群众走流程”等活动,充分发挥人大联络点、美术实践基地、“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等载体作用,实现宣传引导一站发布。聚焦精进提素能,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理论知识等方面学习;开设“数据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围绕数据安全、数据发展、数据应用等方面开展授课,同时推动高质量精品数据课程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提高全民数字素养。聚焦创新优效能,持续深化项目、企业、自然人这三个全生命周期服务,充分发挥急郎中工作室、星期六审批服务直通车、新创企业训练营三大载体功能,依托领导挂钩服务重点企业、领导挂钩推进重大项目、领导挂钩联系基层板块三项机制,为全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聚焦改革强动能,深化机构改革,加快建设数据背景下的高质效服务团队;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一体化管理试点,通过“岗位练兵”常态化、“职业技能”标准化、“管理考核”规范化等方式,建设一支纪律作风好、业务素质硬、服务水平高的窗口服务队伍;加快推进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示范点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定13个、省定26个“一件事”服务,实行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窗(网)出件、一次核查、一次办好、一键评价“七个一”的服务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同质办理。聚焦协同增势能,统筹推进营商环境、数据要素、政务服务、智慧治理等四方面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互为支撑、互相赋能,以优质数据赋能、优质营商环境、高效政务服务、精细城市治理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