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承压奋进,经济向好因素持续积累,高质量发展迈步坚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势头。
一、规上工业
1~11月,全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584.4亿元,同比增长3.2%,列全市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列全市第2位。积极信号不断释放。全区产品大类增长面和企业产值增长面分别已达74.1%和59.1%,自6月份以来均呈现逐月扩大态势,全区工业基本盘更加稳固。全区产值超亿元企业已达502家,同比增加27家,实现产值3152.8亿元,同比增长5.2%,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星宇股份产值首次破百亿元。从产业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增势强劲,产值同比增长14.3%,已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2.0个百分点。从增量看,11月入库新增的3家企业累计新增产值6.2亿元;184家新增规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76.6%,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从新质生产力看,高技术制造业拉动明显,195家高技术企业实现产值527.2亿元,同比增长4.7%,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21.1%。持续增长面临压力。从重点行业看,光伏行业负向拉动明显,目前组件价格跌至0.65元/瓦。全区规上智慧能源产业实现产值445.4亿元,同比下降17.3%,自6月份负增长后降幅逐月扩大,利润总额自5月份以来降幅始终在70%~90%间波动,盈利状况持续不佳。
二、固定资产投资
1~11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29.0%;第二产业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同比下降2.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3.4%。工业投资增势良好。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连续3个月提升,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3%。从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明显,同比增长61.2%;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8%,拉动全部工业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比亚迪、九号科技等企业项目建设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提升。全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1%,延续两位数增长,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3.4%,占比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4.6%,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50.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长14.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增长。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8.6%,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本年完成投资超亿元项目16个,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为70.7%。
三、限上批零住餐业
1~11月,全区限上批零住餐四行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2110.4亿元,同比持平,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批发业下行压力仍在。全区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931.5亿元,同比增长0.1%,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在持平线附近徘徊。从重点企业看,去年区内体量最大的2家龙头企业受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销售额合计同比净减218.7亿元,拉低限上批发业增速11.3个百分点。零售业基数影响加大。全区实现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63.0亿元,同比下降1.7%,较上月继续下滑0.9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落。虽有“以旧换新”政策和其他配套促消费活动拉动,但仍不敌新能源汽车高基数影响。全区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额37.7亿元,同比下降26.4%,降幅较上月扩大3.5个百分点,拉低限上零售业增速8.1个百分点。住餐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区实现限上住餐业营业额15.9亿元,同比增长6.3%,较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餐费收入拉动作用明显,全区实现限上餐费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8.4%,拉动限上住餐业增长6.4个百分点。
四、规上服务业
1~11月,全区44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333家纳入核算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82.9亿元,同比增长20.1%。十大行业“七升三降”。从重点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两大行业合计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达56.8%,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9.4%、15.6%,合计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16.8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稳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2%、5.6%和5.5%。九个板块“七升两降”。营业收入体量前三板块依次是三井街道120.8亿元,同比增长2.2%,较上月提升0.8个百分点;新桥街道36.7亿元,同比增长119.8%,较上月提升30.8个百分点;滨开区34.4亿元,同比增长10.9%,较上月提升7.4个百分点。头部企业支撑有力。全区规上服务业体量前20位的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50.2%,增幅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35.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10.5个百分点,其中爱尔威智能科技、海航供应链、九号智能等企业发展较快,同比增长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