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在新北区罗溪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史科新
2025年1月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罗溪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启航之年,也是新北区建设“新能源之都核心区”、罗溪镇培育经济发达镇的攻坚突破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真抓实干,矢志争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蓬勃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扭住关键、克难奋进,高质量发展加速“溪”部崛起。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5亿元,同比增长2.5%;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全区第二,税比95%,全区第一;进出口总额150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50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50亿元,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1275亿元。全国千强镇排名提升至207名,镇域经济全国500强跻身第127名,获省媒《神奇的小镇》系列报道。
一年来,我们高位统筹、精益求精,全方位改革凸显“溪”治入微。紧扣经济发达镇培育目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同推进10项重点工作举措,“精网微格”密度提升58%,推动28名机关工作人员下沉网格,开发上线“数字罗溪”一体化平台,打造“一址一人、事跟人走、进一次门、办多件事”的数字化基层治理新样板。投用综合执法中心,实现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保三部门集中办公、联合行动、工作提效。成立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打通“法调仲诉访”矛盾化解全链条,解纷经验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一年来,我们坚守初心、实干为民,产城人融合更加“溪”引人气。星光城商业综合体、美爵五星级酒店璀璨亮相,新能源主题街区加快建设。全区首家“公园里的幼儿园”碧春湖幼儿园开园,汤庄桥幼儿园创成市级普惠托育机构,罗溪中学创成市新优质学校。罗溪卫生院完成CT等功能配套提档升级,爱心护理院实现社会化运营,获市主要领导调研肯定。人气兴旺与社会文明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常住人口同比增长17%,城市、农村长效管理排名全区领先。
回顾2024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项目、促创新,经济发展勃发新动能
项目招推齐头并进。组建“三招三引”项目专班,瞄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佛吉亚等制造业项目20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其中“四新两智”产业项目19个、汽车零部件项目11个,总投资44.72亿元。招引精品外资项目4个、优质服务业项目4个,“三高一资”项目7家。高效推进重点项目14个,捷佳创钙钛矿等9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熙迈等5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完成投资50.3亿元。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全球最大智能货运无人机白鲸航线W5000首架机“龙城壹号”下线,亮相珠海航展。北汽重卡获评国家级5G工厂,16家企业获评市级以上智能制造车间,数量创历史新高。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50家,申报绿色工厂5家,认定苏锡常首台(套)产品1项。建成产业载体1.3万平方米,盘活燕进联运、金穗汽车等低效用地249亩,完成注册地非本地租赁企业主体变更15家。创新智造活力迸发。诚功阀门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厚德再生获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祝尔慷新增国家级节能装备和技术4项,厚丰新能源荣获“创客中国”大赛全国500强、全市唯一。全年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家,认定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B类实现零的突破,入选省“双创人才”5人,其中创业类人才3人、全区第一,入选“龙城英才计划”项目12个,人才“蓄水池”持续扩容。
(二)坚决有力优配套、强管理,城乡融合绘就新画卷
城镇面貌焕新提升。空港一村三期保障性安居工程即将交付,同仁苑小区改造二期工程竣工,比亚迪南侧滨河绿化配套工程、南村谢宅文物迁移保护工程、老孟河湿地公园改造工程完成,腾龙大道、天河路、东风河项目企业和民房征迁工作顺利收官,罗南路、罗浮山路、紫金山路、吕墅路西延建成通车,吕汤线完成改造提升,路网布局加速完善。乡村振兴纵深推进。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年度播种任务完成196%,净增水稻播种面积957亩,建成王下村村高标准农田600亩。推动涉农企业提档升级,成立全市首个镇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创成市四星级农产品质安监站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6条农路改造、7个自然村污水管网提升工程,启动窑丼中心村建设各项前期工作,王下村村、鸦鹊村创成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城乡管理提质增效。改建投用原汤庄卫生院停车场,制定实施重要节点交通疏导方案,城镇脉络加速畅通。持续开展建筑垃圾、高立柱广告、废品收购等领域专项整治,加压推进“双违”治理,拆除面积8018平方米,复耕面积17062平方米,“城市大管家”智慧赋能,城镇管理更加精细。统筹打好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水环境整治组合拳,反馈问题整改落实2314个,乡村颜值“再蝶变”。
(三)坚持不懈优服务、兜底线,惠民利民提亮新成色
民生供给扩面提质。关爱弱势群体,发放民政、社保、优抚、慰问等资金2572万元,出台镇级慈善工作救助方案,改造残疾人之家,新增5项残疾人帮代办服务。全面实施乡村医疗互助,村(社区)覆盖率100%,全年参保3万余人。王永清健康工作室“讲座+诊疗”活动惠及738个家庭共计2214人次,爱心暑托班不负所“托”,老年大学筑梦“银龄”,职工夜校焕彩“夜生活”,入选2024年全国总工会重点建设职工书屋、全区唯一。改造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3家,创成王下村村睦邻点。公共服务持续加强。政务大厅新增不动产专窗、为企服务和项目申报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年高效办理业务4万余件,完成全市首笔限额以下“数字人民币+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与丹阳市吕城镇“跨域通办”,推出政务服务直通车,创新“邮寄办”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在全区率先开展“潮汐式”用工、“益企健康行”义诊服务试点,增设退役军人就业超市,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精准提供岗位500余个,新增企业劳动保障服务站点3家,全方位保障多元化就业需求。文体事业繁荣发展。获评全市首批公益篮球示范镇,依托罗C运动公园连续两年承办常州市“村BA”篮球赛,顺利承办全国青体联青少年跆拳道巡回赛常州站比赛、常州市运动龙城大联赛“鸦鹊杯”门球联赛,打响区域知名度。深入打造“溪韵”文化品牌,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405场、送戏下乡活动34场,服务群众6.5万人次,原创舞蹈《秋色溪韵》、原创歌曲《先行者》分别荣获区级最高奖项。
(四)坚毅笃行守安全、优生态,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
安全底板不断夯实。积极配合市安全生产巡查组开展巡查工作,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确保问题按期保质整改到位。持续开展“厂中厂”、粉尘涉爆企业、住宅小区、人员密集场所、城镇燃气等各领域专项整治,事故数和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5%、50%,完成双平台入户检查餐饮燃气商户3228家次,完成“瓶改管”“气改电”“转业态”249户。落实工业厂房“先评后租”要求,创新推出“银行履约保函”制约机制。生态环境稳步向好。全镇PM2.5降至26.7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区第一。积极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保持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开展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控制区污染溯源排查,完成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72家,完成红星大沟专项整治、兰陵河和十里横河(西段)生态河道建设,农村小微水体清淤3.69万立方米,团结河、韶山河创评“农村幸福河湖”。社会大局平稳有序。以镇矛调中心为主阵地,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500余起,成立仲裁服务联络点,鸦鹊村“四个不出村”工作法入选全区美新善治案例。落实“双领导”包案制,化解区级交办重点人员5人,本级排查重点人员6人,赴京登记次数同比下降73.3%。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机制有效运行,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全年“零发生”。平安建设纵深推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场)次,参与群众4000余人次,全年接报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9.2%,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同比下降46.1%。
(五)坚韧不拔转作风、提效能,履职担当彰显新形象
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引领作用,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强化正面引导,多篇改革发展信息被央媒省媒报道、“学习强国”全国平台转载。持续丰富“溪星”党建品牌内涵,牵头编制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建工作方案,争创“111工程”点域性示范阵地2个,完成党建镇史馆焕新提升。作风优化提效增能。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和审计监督,保障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持续增长,稳步压降债务总量,精准防范债务风险,全年争取专项债券1.25亿元,多措并举保障收支平衡。紧盯村级小额工程项目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等重点领域开展排查整治,完善2项农村资金管理制度。高标准编制履职事项清单,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依法行政纵深推进。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工作,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效能。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驻企123”模式,设立新能源产业特色调解室1个、公共法律服务室2个、驻企劳资纠纷调处工作站3个,以7项重点服务举措护企优商。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依法办理人民来信21件、政府信息公开事项3件,推进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1件、政协提案3件,高标准推进十大民生实事。
与此同时,区域对口合作、民族宗教、军民融合、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司法、工会、妇女儿童、共青团、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党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群策群力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罗溪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罗溪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民殷切期盼上还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潜能还要进一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还需加快培育,高品质的产业载体空间还要加快拓展,未来产业布局仍需加力;二是承载高质量发展的城镇能级还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需加快整合,人口流量要逐渐转化为人口留量;三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体系还要进一步优化,新老镇区综合环境治理需要持续发力,安全环保不容有失,信访矛盾还需持续攻坚化解;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运行机制和干部作风效能还要优化提升。对于这些问题和短板,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动荡,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机遇和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同在。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窗口,面临市区两级能级加快提升、资源加速聚集的重要发展机遇,拥有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治理稳健有序、干部队伍担当有为的坚实基础,我们有责任把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势能、把势能落地为实在的业绩,乘全市“万亿之城再出发”之势而上,将产业立镇的根基筑得更深,把现代化城镇的能级拔得更高,让高品质生活处处绽放光彩,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经济发达镇培育目标,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坚决扛起“罗溪担当”,奋力书写“罗溪篇章”!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不低于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节能环保等各类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
三、2025年重点工作
围绕今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做强实体经济,以效率提效益,激活产业发展更强动能
1. 推动项目引育提质增效。坚持项目为王、招引为要,建强“三招三引”队伍,精准招引一批可实施、可落地的高质量项目。深耕主导产业强链条,立足新能源产业整车引领、配套联动,不断加强智能座舱、线控底盘、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延链强链,围绕高端智能装备产业,不断加强相关部件装备设计、制造及平台类项目的补链固链。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瞄准白鲸无人机上下游企业开展精准招引,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产业,聚焦“小而精”“小而美”项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力争全年落户“四新两智”先进制造业项目不少于15个、服务业项目不少于5个。
2.推动企业发展提档升级。聚力“1115”大企业集团提升,加强比亚迪等重点企业服务保障,争取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600亿元。健全“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支持新泉、海普瑞、康心医疗、新联铸业等本地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加速发展,加快凯鹏等后备企业上市进度,鼓励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打造更多“独门绝技”,力争扩容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以上。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加大工业投资项目、“两重”“两新”项目技改投入,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争创省、市级智能车间10家以上、星级上云企业7家以上。
3.推动资源要素提优赋能。充分挖掘本土承载力,加快完成白鲸航线两侧土地调规,持续推动政泰路西侧地块开发利用,加快新航加速器二期、空港智汇园项目载体建设,全年新增载体1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高品质载体资源,积极引育搭建大数据、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两业融合”协同突破。深化“招推服一体化2.0”工作机制,持续提升专班服务,聚焦企业融资、用能、用地、用工需求,“一企一策”“送策入企”,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深化创新驱动,以硬招增硬核,塑造改革发展领先优势
1.深化改革增动力。持续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充分发挥“数字罗溪”一体化平台作用,全面统筹各领域重点工作,持续推动更多便民利企服务实现“一窗办”“线上办”,纵深推进“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改革,探索推进“职责包干”式机关工作网格化,不断促进网格工作创新创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工业厂房“先评后租”、餐饮场所“先验后批”,落实“银行履约保函”机制,不断提升监管及服务质效。深化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市场化经营效益,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向人大报告制度试点工作,全面清产核资、盘清家底,稳步推进建章立制,常态化报告监督,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 持续创新激活力。不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大科技招商力度,提升创新型企业综合竞争力,力争全年招引“三高一资”项目不少于6个、区标准科小企业不少于10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不少于7家。加速产业科创载体布局建设,加快推动上海交大创新孵化中心落地空港智汇产业园,支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揭榜挂帅”,牵头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协同开放创新网络。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快设立新能源产业专项基金,充分发挥引导撬动作用,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做好做实人才“引育留用”篇章,力争全年入选省“双创人才”“龙城英才计划”等项目不少于10个。
3. 扩大开放挖潜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激发中意产业园区“磁场效应”,常态化开展对外经贸洽谈、产业对接活动,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地。强化对上衔接联动、对企政策辅导,服务赋能引导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产,精准护航“走出去”企业扬帆远航,持续增强全球资源整合力、引导力。充分发挥商会、青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助力链接优质资源,带动产业链就近配套,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充分利用“水陆空铁”立体格局区位优势,加快生产服务型物流中心建设,不断增强对各类资源要素的汇聚集聚和吸附承载能力。
(三)统筹城乡融合,以协同促协调,打造宜居宜业城镇样板
1.精雕细琢扮靓城镇风貌。加快构建更加系统、更聚人气的城镇格局,完善提升星光城商业综合体、新航广场业态功能,探索培育首发经济,充分激活消费潜力。妥善完成空港一村三期集中安置工作,持续推进汤庄老小区改造提升,建成投用新能源主题街区,推进油气电“三站合一”能源供给站建设,加快提升城镇能级。聚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改造、德胜河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启动实施通成路北延工程,罗东路、通和路及井冈山路北延建成通车,连线成面形成辐射更广的交通网络。
2.精耕细作提升乡村内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增水稻种植面积700亩,建设邱庄窑丼片区高标准农田600亩,积极申报绿色食品,统筹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探索“农业+文旅”“农业+电商”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释放新活力。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高效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改造提升汤健线、健窑线等5条道路,建立全镇农村公路数据库和电子地图更新机制。促进片区整治更新,专班推进窑丼中心村建设,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精益求精强化城乡管理。优化提升比亚迪、星光城周边等重点区域交通组织,完成黄河西路绿化带停车位改造、汤庄老集镇停车场改建,加快推进停车规范化管理,疏堵“组合拳”打通群众出行堵点痛点。升级“城市大管家”2.0模式,拓展“物业+”服务,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加快罗溪农贸市场社会化运营,“一违一策”持续加强“双违”监管,设立汤庄片区综合执法联勤工作站,扎实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加强垃圾处置全链条闭环、全过程监管,条块联动全力推进违法卫片图斑整改,实施罗墅湾社区、鸦鹊村、汤庄桥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力争城市、农村长效管理考评稳居全区前列。
(四)突出人民至上,以民生暖民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1.推动民生保障更可靠更充分。持续推动稳岗就业,扩大“潮汐式”用工服务覆盖面,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不断整合优质就业资源,探索发展多样化就业新形态,建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扎实推进全民参保提质扩面、低保扩围增效,确保全面覆盖困难残疾人、困境儿童、低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深化医保“统模式”改革,常态化运行医保服务网点。深入拓展“残疾人之家”功能,多措并举加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力度,加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织牢织密以社会保险全面统筹、社会救助精准兜底、慈善帮扶有效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2. 推动公共服务更均衡更优质。加速教育资源整合,推动镇域幼儿园联动互通、共享共建,碧春湖幼儿园争创市级优质幼儿园,加快教学质效提升,充分用好“溪星光彩教育基金”,建强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助推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卫生院服务数字化升级,探索建立更多院企定点合作项目。做好“一老一小”关爱工程,加大普惠托育力度,深入推进托幼一体化办学,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站第三方运行模式,争创三星级爱心护理院。积极推进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向便民服务站延伸,为民、为企专窗服务事项入驻村(社区),全面提升服务效率。
3.推动文体旅发展更融合更蓬勃。深入挖掘“溪韵”文化品牌内涵,建强秋白书苑文化载体,打造主题文化节,构建全年龄参与、全季节覆盖的活动矩阵,设计开发基于地域文化元素的文创展列,扮靓城镇文体名片。传承罗溪文化根脉,讲好南村谢宅文化故事,打造新文化阵地,积极拓展研学活动,不断将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活动。依托全民健身中心、罗C运动公园,积极承办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拓展碧春湖水上运动基地,搭建休闲运动新平台,开启水上运动新篇章。
(五)坚持绿色发展,以争先保争效,筑牢社会安全稳定底线
1.毫不松懈抓牢安全生产。坚持以“小切口”抓“关键事”,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久久为功推进粉尘涉爆企业、“厂中厂”、社会面小场所、群租房等多风险叠加领域安全治理专项行动,贯彻落实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燃气等“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治理,全力推进“瓶改管”“气改电”,试点管道天然气向农村延伸工程,滚动式推进隐患排查,递进式做实隐患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配优应急救援力量,充分发挥公共安全体验馆作用,常态化开展全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2. 持之以恒改善生态环境。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监督问责。聚焦精准治气,严格落实扬尘管控、秸秆禁烧、减污降碳要求,完成新一轮VOCs提升项目,保持大气质量全区领先位次。聚力系统治水,科学编制全镇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配合做好新孟河疏浚、东风河延伸工程,持续改善红星大沟、十里横河等河道水质反复现象,开展南北大沟、庙沟、白兔沟综合治理,加快工业污水排放控制区、太湖流域排污口等问题整治销号,推动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率保持100%,争创“农村幸福河湖”。
3.多措并举保障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矛调中心主阵地,持续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不断完善接访下访机制,力争存量重点信访户再化解一半,越级进京访数量压降在较低层面。依托“数字罗溪”平台,充分利用网格力量,聚焦拆迁、“双欠”等重点领域,强化矛盾排查预警,确保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加快推进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硬隔离防护设施建设,持续压降电信网络诈骗、非正常死亡等警情案件,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不断完善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六)聚焦夯基固本,以实干创实绩,保障政府运行高效有序
1.坚持政治淬炼不放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动向和落地举措,加快解决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有为、善作善为、敢作敢为,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成果。
2.坚持规范运行不停步。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不断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聚力打造务实高效有为政府,健全重点工作“攻坚专班制、任务清单制、责任闭环制”的推进机制,持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基层减负高质高效落实,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和审计监督,严控“三公”支出,稳步压降政府债务风险,做好重大项目债券申报工作,有效盘活政府闲置资产。
3.坚持廉洁自律不动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以贯之抓好作风建设,紧盯农村集体“三资”、惠农惠民、镇村工程管理及殡葬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建强基层监督“三支队伍”,持续提升监督履职能力,协同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各类监督手段,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正气充盈的优良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罗溪新篇章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