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区内要闻 > 内容
11月14日,常州高新区召开“双高协同”推进会,聚焦校地协同与创新赋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常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雄威,常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方靖,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庆等领导出席活动。
推进会系统总结了常州高新区“双高协同”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效。今年7月,常州高新区携手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成功入选全省“双高协同”首批试点,构建起独具特色的“123”推进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牵引,紧扣“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两大方向,深耕重大平台搭建、企业高校供需清单完善、标志性项目落地三大举措,全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助推合成生物未来产业集群式发展。
试点以来,15个校企合作项目陆续落地生根,其中6个重大标志性合作项目总金额达1790万元;产业基金精准赋能,新增对美禾生物、佳维达生物、国科星联3个项目的投资,总金额4000万元,初步形成“高校研发-园区转化-企业产业化”的创新闭环。
活动现场,常州高新区合成生物可信数据空间正式发布,为高新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插上了“数字翅膀”,也为“双高协同”搭建全新的合作桥梁。在签约环节,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分别与常州吉恩药业有限公司、常州三高生物技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常州维尔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峪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紫龙药业有限公司、联影(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多项标志性项目与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在随后举行的高层次人才聘任仪式上,多位区内企业专家获聘为高校产业教授,将进一步为高新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此外,常州工学院“新工科”人才培育项目的签约也将为高新区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同时,南师大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二期项目签约,将进一步强化高新区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创新优势,为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供更坚实的支撑。据了解,二期项目总投入约2.5亿元,将围绕概念验证和场景应用,聚焦医疗健康、营养保健、美妆个护等领域,构建“小试验证—中试扩大—产业化应用”全链条中试服务体系,让更多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真正走向产业赛场。
未来,常州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化与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的战略合作,持续完善校地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共享平台、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无缝对接、同频共振,让更多创新成果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高新力量。
区领导杭宏伟、章俊、郭宇星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