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编办 > 内容
近年来,奔牛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奔牛事·牛盾解”品牌内涵,对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整合资源、协作联动,打造“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
(一)突出规范化,打造高标准为民服务阵地
2020年三整合改革以来,奔牛镇坚持“规范化、集约化、便民化”原则,统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和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有关功能,临街建设综治中心群众办事大厅,高标准打造“一站式”为民服务阵地,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目前,中心开设综合接待、信访接待、纠纷调解、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协办公证五个窗口,设有法律门诊、“三官一律”工作室、“牧心家园”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为群众提供登记流转、来访接待、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公证、仲裁等指引服务,让群众能够高效便捷办成事。2024年,共提供服务670余人次,法律咨询398人次,信访接待103起151人次,矛盾调解成功130件,调解协议涉及金额472余万元。
(二)突出法治化,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平台
奔牛镇以综治中心建设整合各方资源,绘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和业务流程,推行“窗口化、柜台式”服务方式,采取“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模式,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分流、调处和会办,建立和完善综合协调、分析研判、监测预警、定期通报、跟踪回访等运行管理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管理、全流程督办。坚持调解优先,鼓励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各联动部门派员轮驻联动调解,实现“一扇门进入、一平台受理、一站式办结”。
(三)突出实效化,打造实战型矛盾化解队伍
奔牛镇全力推动综治中心办事大厅工作人员从“单一”业务向“全科化”转变,打破传统单一条线业务范畴限制,通过紧密协作,破除业务壁垒,将“一人专岗、一人专能”向“一人多岗、一专多能”转变,实现从简单物理整合到深度化学融合的跨越,显著提升综合服务效能。结合奔牛镇教育重镇、文化名镇、枢纽新城的独特定位以及近年来矛盾集中高发领域,推动各部门通力合作,在“周校鹏个人工作室”的基础上,组建6大专项调解工作组:非正常死亡纠纷调解工作组、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工作组、农村工作纠纷调解工作组、涉校纠纷调解工作组、应急纠纷调解工作组、其他领域(各部门专项行动)调解工作组。
健全机制、多元解纷,构建“一揽子”矛盾调处机制
(一)做实矛盾纠纷排查机制
深化网格多元共治,构建“网格+矛盾化解”模式,将矛盾纠纷排查积极融入网格,开展矛盾纠纷常态化巡查走访和矛盾风险隐患网格定期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定期召开全镇矛盾纠纷排处分析研判会和综治中心周研判例会,强化责任、包干负责,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全面排查梳理矛盾纠纷,每天发布“综治中心”工作动态,每周通报《平安奔牛》每周专报,准确掌握各类矛盾隐患,抓好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坚决将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
(二)做强矛盾化解“大调解”机制
编制奔牛镇矛盾纠纷调处流程图,通过网格排查上报的矛盾,严格落实“村(社区)先调解”原则,确保矛盾纠纷在村(社区)得到初步过滤与有效处理;村(社区)调解不了的,或者需要部门联动的,则采用“1+2+5+n”大调解模式。1即党政主要领导,2即政法委员+涉及矛盾条线的分管领导,5即政法办副职以上负责人、镇调委会人民调解员、村社区调解主任、涉及条线业务工作人员、责任片区民警,n即人民法院、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心理服务团队等多元力量。对于一般纠纷,由5包一解决;对于疑难复杂纠纷,采用2+5模式;对于特别重大纠纷,启用“1+2+5”;根据调处情况,灵活运用n的力量,构建“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社会支持、属地负责”的工作格局。
(三)做优援法议事机制
挖掘培育群众中的法治力量,扩大“法律明白人”队伍,聚焦乡村(社区)治理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长期未解决的难题,以“自治+共治”模式,实现善治效果。在全镇铺开打造援法议事品牌,积极搭建“牛人汇·红茶馆”“栀子茶园”“吾心愿议事厅”等议事平台,形成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援法议事室为载体、村(居)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运行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纵深推进“无讼村居”建设,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数据赋能、责任闭环,搭建“全链条”综合治理枢纽
(一)加强平台建设
以“智慧镇街”工作为契机,建设“大运奔牛”线上平台,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开发“平安奔牛”模块,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控,健全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强力打造“镇—村(社区)—网格”三级协同、高效联动的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全镇矛盾纠纷“一网统管、一屏尽览”。
(二)实现数据汇聚
以综治中心为媒介,打通“线下+线上”共治平台。在线上,全面整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阳光信访、12345平台等各类平台数据,打造全量矛盾风险、重点人群等数据池;在线下,突出非诉平台化解纠纷主阵地作用,构建“1+N”两级线下网络体系(即1个中心和N个分中心,以“综治中心”作为化解纠纷主阵地,以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为分中心),各级反馈的问题由中心和分中心集中研判受理。综治中心作为纠纷受理的终端,架起线上、线下的连接桥梁,破解信息孤岛,实现群众诉求全流程查询追溯。
(三)强化实战应用
深化“大运奔牛”智能平台实战化应用,通过数据赋能,打造“统计分析”模块,定期发布统计分析报告,实现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形成“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的治理格局,助力矛盾化解从“事后处置”转向“源头防控”,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奔牛镇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个导向”为原则,围绕集约高效、实战实用、便民利民,进一步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