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专题 > 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 四“库”建设 > 内容
一、社会组织简介
新北区天福志愿服务中心致力于社区项目运营管理,为社区组建培育骨干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标准化服务管理系统,赋能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的一家4A级组织机构。
机构负责人有10年社区运营及社区志愿者培育服务经验。目前专职人员10人,持社工证6名,以教授、院士为专家组建团队近12名。
所获荣誉有:获得常州市文明办、常州市民政局、共青团常州市委、常州市志愿者总会“常州市十佳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2023年获得国家教育部 “教学成果二等奖”;组织机构的项目成果多次在“学习强国”发表;2023年国务委员谌贻琴莅临视察新北区藻江社区项目,并于全国推广模式;机构负责人蒋春担任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老年介护实务操作教程》一书编委工作,个人于2023年荣获国家教育部 “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主要做法
(一)背景介绍
2023年常州市民政局关于动员常州市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倡议书中提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未来。社会组织具有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的独特优势,在促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系列决策部署,以及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要求,展现社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通过走访了4所高校,分别调研5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76%的学生表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社会人脉资源匮乏;62%就业主观意识不强;89%表示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就业方向较迷茫;71%的受访大学生对自我提升职业技能的渠道面较窄,意愿不够强烈;86%大学生都希望找到高薪岗位,工作期望很高过于理想化。
针对以上情况由社会组织介入,依托民政部门的力量,首选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实施单位,整合优质企业资源共同创建“大学生职业启航辅导训练营”,把辅导理论课程与实践任务与企业岗位实习体验相融合,将训练营的培训内容嵌入学校课程学分并与奖学金双驱动结合达到训练实施的目的及有效性,以大学生的专业与兴趣爱好为主要导向与企业对接提高实习就业率,通过多方努力今年学校的实习就业落实率较同期提升45%。训练营还立足于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社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确立当下较受青年人追捧的茶饮为创业项目,“文创茶饮”的创业正在培养实施中。
(二)分析预估
1.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根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大学生职业启航辅导训练营”实施训练中,社工要积极关注学校的社会网络及学生的社会个人网络,关注他们的所拥有的资源,并积极利用发挥这些资源。
针对存在有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情况,社工应该致力于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扩大社会网络支持资源,提高他们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以便能深化扩大训练营实施的成效,特别是解决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桥梁链接、社会实践无法深入落地、无法通过实践来有针对性解决大学生的能力提升问题。
2.增能理论
增能理论是个人在与他人用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他们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三)具体做法
1.服务目的
赋能提升大学生踏上社会新岗位的基础工作能力及正向心理建设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大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爱好为导向链接优质企业定向培养,提高实习就业率;帮助学校多方链接企业拓宽大学生的实践场景,加强大学生的实操技能;筛选大学生喜爱且创业易上手的项目进行孵化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2.服务目标
(1)以民政相关领导、校方代表、社会组织成员和部分企业代表组建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建立“常有爱·筑未来大学生职业启航辅导训练营”,制定培训内容辅导计划和日常管理运营制度。
(2)建立企业及行业协会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源和实训支持,拓宽就业广度和深度,学习创业经验。
(3)针对200名大三学生将就业辅导训练前置,通过训练营提升70%以上的大学生能接触了解岗位实际情况,获取工作经验,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4)每年举办一次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实践赛事,促使80%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5)通过项目开展,达成大学生的实习就业率较同期提升30%。
(6)每年联合社区开展训练营之室外教程实践任务2次,通过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提升对大学生担当、坚韧心、语言沟通能力、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认知的培养;
(7)培养至少1个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3.服务计划与过程
(1)深入调研,科学制定教学辅导方案
针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大三学生开展为期2个月的走访调研,了解学校现有的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及实训周期时间,就人文学院《商务英语》《幼儿保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七百多名学生其中60%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而现今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运营成为了一个热门职业,而跨境电商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极具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此类行业尤其受到学生的追捧和向往。
鉴于此,训练营与校方多个部门联动开展数次讨论,决定探索开创全新教学计划,以共性问题为导向通过“平台课”和“公开课”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面向所有专业学生授课,此类课程重点提升大学生良好工作习惯的培养、与人沟通能力的提升技巧、职场礼仪及健康心理管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认知等。以专业及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设“个性化训练班”,采取学生自愿报名进行定向培养定向输出。无论是公开课还是个性班课均嵌入学校的学分课,确保学生参与度达到授课的有效性。
(2)供需配置,定向培养输出人才
当数字化人工智能时代快速到来时,学校的教学内容尚无法紧跟步伐,此时急需有课外辅导进行补充。通过对大量企业走访调研,人工智能类、新媒体运营、跨境电商运营这三类行业均存在用人需求量大,但存在招人难的问题,特别是人工智能中“数据标注”作为人工智能的基建类,用人需求量极大。在当下老龄化人口急剧上升的爆发期,养老行业的专业性服务人才存在较大缺口,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养老企业急需专业人才但同样面临招聘困境。
根据企业的需求目前共开设五类定向“个性化训练班”,分别是新媒体运营班、跨境电商运营班、人工智能班、守护银发班、文化创作班。依据行业属性制定适配的教学计划,将理论与岗位实践体验相结合,实现大学生无缝对接精准就业。此外为了提高实训的高效性和便捷安全性,校方还特别在校内建立了实训基地,将新媒体运营、跨境电商运营、人工智能的实训植入在校内完成。通过为期一年对大学生开展的训练课程累计42课次,不间断实训三次,今年的实习大学生较往年同期落实实习就业率提高45%。
(3)实景训练,聚焦能力提升
为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成果,理论课程同时穿插开展实践任务,聚焦一项到二项能力的提升,并结合奖学金制激励大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实操能力的提升。如“人工智能班”举办“数据标注”的实景辅导,让零基础的大学生亦能快速上手。“守护银发班”实践任务,针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基础上根据养老服务需求,分别发布了“青春助老,护暖夕阳”“金色时光机”“今天我是社工”三项实践任务,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提升大学生的活动策划与创新能力;锻炼大学生的拍摄、剪辑技能;提升大学生的观察、社交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荣誉感及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通过双向结合在养老院及社区实景实践,养老专业的大学生对本专业所能发挥的领域及作用也更加有了深刻了解,而养老机构也能给予大学生适合的岗位,70%的大学生在今年实习就业纷纷加入养老行业。
(4)反复筛选,提高创业孵化成功率
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关于茶饮的调研发现95%的学生都喜爱喝茶饮,如“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百分茶”等等,都是他们常喝品。常州大学生城所辖有6所高职院校,学生数量超过10万,分布较密集。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决定首个孵化创业项目以“文创茶饮”为主,结合设计学院的师生力量,以常州人文元素,创作具有常州历史人文文化的茶饮品牌。从而弘扬本土文化培树常州文化自信,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该项目品牌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三、成效经验
(一)成效评估
面向200名大学生通过观察法、访谈和问卷,90%对训练营开展的内容认为很有帮助,对授课老师非常满意;70%通过学习新媒体授课内容,掌握了视频拍摄技巧和剪辑并制作发布;88%通过教授的技能会应用于工作中,并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76%对当下社会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发生改变;通过训练营设置的辅导内容,75%的企业较以往愿意接纳大学生;大学生的实习就业落实率较同期提升45%。
(二)创新特色
(1)通过搭建“常有爱·筑未来大学生职业启航训练营”平台,组建企业联盟,成立核心工作小组,深化政、校、企、社四级联动机制,推动训练营实施的高效性。
(2)训练营实施的公开课+个性定制课,以大学生的专业与兴趣为导向制定的教学方案打破了院校固有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并形成标准化,在现有常州的高职院校也是首例,从教学成果评估,此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后期可在其他院校复制推广。
(3)将训练营的理论课程+实践任务嵌入院校的学分课,并赋予奖学金激励保障,从而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度,增强大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4)训练营成立“就业创业辅导基金”,获得企业资源和经费形成闭环,使得训练营可持续运营。
(三)专业反思
1.经验总结:
(1)充分发挥政、校、企、社四级联动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发力推动就业辅导计划,大大提高的训练营的实施效果。
(2)辅导培养大学生的工作前置入大三学生,通过一年的跟踪辅导,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所梦所想所爱。
(3)充分立足大学生的专业与兴趣为导向,精准匹配企业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实习就业率。
(4)深度获得院方的支持,勇于探索创新克服困难,科学制定教学辅导方案,并形成标准化操作。
2.不足之处:
由于服务大学生数量较多,目前训练营开设的训练内容属于普惠型,特别针对懒就业的大学生还需要制定更精细化辅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