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纪委监委 > 内容
今年以来,新北区委巡察机构对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截留侵占模块建立应用场景,在形成农村长效管理临时用工“五类人”比对模型基础上,探索建立新的对村巡察比对模型,精准查处虚列开支、套取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
从案件查办中明方向。巡前与纪委监委案管室、党风室、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沟通对接,从以往查办的典型案件中找“出血点”,从日常监督中查风险点,梳理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为找准监督切口打好基础。如,从查处的村书记通过虚列开支套用集体资金的案例中找切入口,瞄准可操作空间大、涉及金额多的农村“三资”项目,选取青苗费补贴、附着物补偿两类资金作为对村巡察监督重点,重点摸清资金流向,查找出资金套取路径。
从数据比对中找切口。深入研究分析资金、人员等数据要素内在逻辑,快速发现疑点。依托巡察协作机制,与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数据局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定向采集青苗费、附着物补偿资金流向数据,与户籍及常住人口数据进行比对,筛选出非户籍及常住人口领取青苗费和附着物补偿款的疑点数据。同步采集全镇餐饮、日用品、烟酒等重点数据,与疑点数据进行二次比对,进一步缩小疑点数据范围。区委巡察办与委机关监督审查技术室建立协作机制,技术室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锁定疑点数据。
从一线核查中挖线索。加强“纪巡”线下联动,以数据分析为契机,促进完善高效工作机制。落实省委巡视办提倡的“事业部+项目部”工作模式,形成巡察办后方分析数据,技术室协助研判,巡察组前方跟进核查,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推动立查立处的联动机制。针对两次数据比对发现的重点存疑数据,巡察组快速开展核查,通过查阅资料、驻村调研、现场走访、谈话问询等有效举措,对补贴项目真实情况刨根问底,发现补偿标准不一、缺少评估报告、补偿金额异常偏高等突出问题,巡中移交一批高质量问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