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商务局 > 内容
10月18日,一辆辆满载精对苯二甲酸(PTA)的拖车从长江港口驶入华润化学材料常州基地,无需人工干预,车辆缓缓驶过地磅的瞬间,车牌、重量、物料信息等数据自动采集并实时回传至系统——这是常州基地原材料入库每日都在发生的场景,也是华润化学材料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细微却关键的一环,生动体现了“5G+工业互联网”对传统化工生产运营模式的重塑与升级。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产业数字化已成为企业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抓手。日前,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实践与创新成效,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跻身国家级5G工厂行列,成为行业智能化升级的示范标杆。
作为华润化学材料三大聚酯生产基地之一,常州基地年聚酯产能达100万吨。2019年,为响应国资委关于央企打造智能化改造标杆的号召,华润化学材料依托集团孵化的华润数科,从顶层设计切入,为常州基地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整体方案,逐步搭建起覆盖全生产场景的智能管理体系,推进全业务流程重构。
在常州基地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已集成备品备件管理、智慧物流、数据查询、报表自动生成等十余个功能模块,实现对生产全域的数字化覆盖。在设备管理方面,系统接管了从台账维护、点位巡检、计划工单到维修保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4条生产线、超4.6万台设备、6.7万项备件信息全部在线联动,形成集中化档案管理闭环。常州基地产业数字化工程师邱雷介绍:“以设备台账为例,过去我们依赖人工巡检,一天两次。一年下来,纸质台账堆起来能有百来公斤重。”
如今,通过全流程标准化运作,不仅减轻了管理人员数据整理工作量,设备管理效率也显著提升——各类维修工单执行率超90%,预防性维护(PM)完成率近100%,设备平均修复时长较系统上线前缩短51%。数据驱动的库存优化同样成效显著:2021年底至今,常州基地累计节约备件库存金额1984万元,其中清理出价值498万元长库龄库存,每年节省备件费用约300万元,备件库存周转率从1.31%提升至3.46%。
下一步,常州高新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强5G相关技术与政策宣贯,组织专家对重点领域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引导企业融合运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创新打造5G应用场景,建设高质量5G工厂标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