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3月13日,新北区初中语文新课标实践研讨活动在实验中学顺利举行。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互动研讨等形式,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路径。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姚振平全程参与,全区八年级语文教师共赴这场教学研修之约。
实验中学庄贵阳老师执教《安塞腰鼓》创新构建“民俗文化直播间”教学情境。课堂伊始,学生化身民俗推荐官,以铿锵有力的直播开场白激活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动态腰鼓表演引入课堂,通过经典语段配乐朗诵、视频画面旁白创作等任务,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语言的节奏美与意象美。尤为巧妙的是,教师融合地理学科知识,借“搏击”意象的深度解析,带领学生体悟黄土高原的精神图腾,实现文化理解与审美创造的共生共长。
实验中学李琰老师作《民俗文化单元教学的系统建构》主题报告。基于八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研判三个维度切入,系统解析民俗单元教学的设计逻辑。通过典型案例展示,提出“双线并行”教学策略:明线聚焦民俗事象的文学表达,暗线渗透文化认同的价值引领,为单元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范式。报告特别强调,要通过仿写训练搭建读写桥梁,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互动研讨环节,吕墅中学、滨江中学、龙城初中三所学校教师代表展开深度对话。大家充分肯定情境任务设计的创新性,特别指出梯度式学习支架的搭建有效促进了深度学习。针对民俗单元教学,建议可引入地方非遗资源,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结;在朗读指导方面,需加强声韵节奏的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力。
教研员姚振平老师作“新课标视域下的教学转型”专题引领。提出教学改革“三化”策略:目标制定要层级化,建立学段目标精准对标机制;实施路径要融合化,构建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素养培育要系统化,形成“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结合《安塞腰鼓》课例,强调自读课文教学要善用教材助读系统,通过“教读示范—自读迁移”的课型区分,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此次研讨活动构建了理论研习与实践探索的立体场域。与会教师表示,将立足课标精神,以情境任务驱动深度教学,以学科实践促进素养转化,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