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夏荷初绽,蝉鸣悠长。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新北区初中语文教研活动于5月15日在罗溪中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30+10”课堂教学模式实践,通过课例展示、专题分享、集体评课、指导建议四个板块,为全区教师搭建了务实高效的学习交流平台。
活动伊始,八年级蒋冠英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课。蒋老师以“一滴水的行踪”与“为何以一滴水的形式游历丽江”为问题线,巧妙架构起整个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学活动层层递进、清晰分明。她循循善诱,以一个个巧妙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分析与归纳中探寻文字背后的奥秘。蒋老师打破课堂边界,将课文与写作紧密结合,从丽江的美景延伸至常州风物,让学生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学会用笔墨描绘家乡的独特韵味。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与写作能力的全面锻炼,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创作的大门。
接着,九年级吴艳玲老师带来了《语文课堂四重奏:30分钟教与学+10分钟展与评》的专题讲座。吴老师以八年级课文《背影》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激活旧知+目标公示”为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任务驱动+分层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探索知识;“成果展示+多元评价”则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习热情。吴老师的分享细致入微、科学严谨,为“30+10”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让在场老师们对这一创新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随后,来自滨江中学、实验中学和新龙实验中学的老师对蒋冠英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老师们纷纷表示,蒋老师的课是“五线融合模式”的真实落地。清晰明确的问题线如导航灯,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富有启发性的活动线似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思维。课堂中,教学内容的逻辑之美与板书设计的艺术之美相得益彰,既彰显了语文的工具性,又浸润着人文性。老师们的点评视角独特、见解深刻,为在场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启发。
活动最后,初中语文教研员姚振平为大家深入解读了“30+10”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背景与教学现状。姚振平表示:“30+10”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与国家“双减”政策高度契合,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姚振平还提出了具体建议:对于课堂上未能展示的学生作品,可以借助AI赋能教学,让科技走进课堂,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与可能。
此次教研活动,是一次教学实践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的盛宴。从精彩的课堂教学到实用的专题讲座,从深刻的评课交流到高屋建瓴的理念指导,为老师们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相信在这片教研沃土的滋养下,新北区的语文教学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