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教学中,促进科学学科教师队伍成长,提升区域科学学科的教研品质,打造新北科学学科特色,全面提升全区小学科学学业质量,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于2025年6月17日在薛家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以“单元结构化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由薛小科学教研组长尤文霞老师主持,四位执教老师通过苏教版新教材三上第四单元《空气的性质》展开四节连贯课例,生动呈现了知识的结构化设计与实践。
吕婧老师以“吹气球”游戏作为导入活动,并将密闭瓶中气球无法吹大的现象与装满粉笔的盒子、装满水的水杯进行类比,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接着以“如何吹大瓶中气球”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纸团不湿”“乒乓球为什么会听话”两个实践活动,直观感受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并找到吹大瓶中气球的方法,帮助学生化抽象特征为具象。然后利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秘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容易被压缩或扩张、压缩或扩张的空气有弹性的多元特征。最后采用PREP表达策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整个教学活动遵循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真实情境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对空气物理性质的系统性认知,为其科学素养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朱亚娜老师以跷跷板的图片导入,引出物体有质量,为后续环节做铺垫。提问互动“空气有质量吗?为什么?”通过头脑风暴策略收集学生观点,暴露前概念。聚焦核心问题:“如何证明空气有质量?”引导学生初步提出验证方法,激活学生对“空气质量”的直觉认知,为后续探究提供经验基础。接着通过定性实验观察现象,即平衡尺倾斜,建立“空气有质量”的初步概念。然后学生使用电子天平测量气压式喷壶里的空气质量,通过数据对比验证空气有质量,同时渗透科学测量的误差意识。最后阅读伽利略通过排水法测量空气质量的实验,对比古今实验方法差异,揭示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并进行生活应用与迁移,实践测量并计算科学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与体重对比,将概念迁移至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用科学解释生活的能力。
孙亚玲老师以热气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疑问:热气球是如何升空的?它靠什么力量上升的?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产生主动探索的学习需求,明确研究方向。接着从模拟实验中观察到保鲜袋上升的具体现象细节,间接观察到热空气的流动,通过与真实热气球间的相似性类比,分析推理出“热气球”上升可能是热空气引起的。并借助电子天平这个精确工具,实际测量同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的质量差异,分析数据、归纳判断出同体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再引导学生借助烟雾,间接观察冷热空气的流动路径,直观地看到对流现象,找到让热气球安全下降的办法。进一步强化冷热空气相对流动的科学概念。最后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科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冷热空气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王小萌老师创设薛家公园风车节的情境,出示风车,让学生在教室里想办法让风车动起来,找出不同方法的共同点,都有风的形成,自然掲示课题。通过提问是什么让空气流动起来的呢?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运用TPS策略,引发学生深度思维。观察冷空气水平流动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风,借助模拟实验,理解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去,进而理解风的成因。在类比到自然界风的形成,借助结构化的图片,分析讨论自然风的成因。最后拓展延伸自然风对于动植物和人类有什么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表达交流,分享总结,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活动第二环节缪丹老师紧扣新课标开展了主题为《单元结构化的教学策略》的讲座。讲座中介绍了单元结构化教学的概念、特征与意义,并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组织三方面总结了《空气的性质》单元结构化的教学策略共13个。
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陈雨薇全程参与活动,并对本次教研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导大家在单元视域下从以下4点理解新教材:
关于单元: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单元?整个单元要达成什么目标?
关于课:这个单元为什么要设计这几课?课与课之间是什么关系?
关于模块:每一课有哪几个内容模块?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关于活动:为什么要设计“这一个”活动?它要达到什么目标?
陈雨薇鼓励教师深耕“有据(课标依据)、有序(认知逻辑)、有理(学科逻辑)、有德(学科德育)”的精彩科学课堂。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搭建了专业交流的平台,更点燃了科学教育创新的火花。通过课例示范、讲座分享与理论引领,老师们对单元结构化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课堂教学改革积蓄了新的能量。相信新北区科学教师们必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携手共进,在探索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单元结构化思维在课堂中生根发芽,让科学素养在孩子们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