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全方位提升新北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点燃学生阅读热情、助力其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同时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共探课外阅读高效教学之策,2025年6月27日,新北区涵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外阅读“100”项目阶段总结会在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常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新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建生、新北区教育局局长王华国、新北区教育局副局长蒋辉、新北区教育局基教处处长顾晓春、广东省继续教育学会理事李哲、著名儿童作家鲁冰、新北区“馨·悦读 新·未来”100项目领衔人曹燕,靖江市教师发展中心、盐城市亭湖区教师发展中心、昆山市花桥金城小学、淮安市实验小学代表、项目导师代表姚澄、曹燕卓越教师成长营全体成员以及各项目实验校联动校校长、骨干教师代表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新桥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金珂主持。
为提升学生阅读素养,项目组各学校围绕昆虫主题,结合校本资源与特色,开展了一学期的主题阅读活动。在上午场活动里,项目组各学校孩子们在主题阅读活动中的各项成果精彩亮相。展区内,作品丰富多样:精美的阅读手账记录阅读感悟,绘本集、连环画以图文讲述昆虫故事;故事剪纸、蚕丝扇展现艺术巧思;好书推荐卡传递阅读热情,种子明信片融合自然之美;超轻粘土立体书、成语文创、名人朋友圈等创意作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尽显学生们在昆虫主题阅读中的收获与成长。小小讲解员们更是化身“昆虫科普小博士”,沉浸式向来宾介绍学校阅读特色成果与经验。
这是悦读领域的深耕细作与悉心播种,亦是悦读激情四溢的酣畅呈现。一场场视听交织的盛宴,不仅令现场嘉宾与师生沉浸其中、难以忘怀,更将在学生的记忆长河中留下深刻烙印。丰富多元的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稳步提升着他们的语文素养与审美格调。学生们于书香氛围中沉淀自我,在经典佳作里汲取养分,阅读的种子就此在学生心田悄然种下,静待日后绽放繁花、结出硕果。
活动在“馨•阅读”项目研究掠影暖场视频的呈现中,正式拉开帷幕。在项目特色呈现环节,阅读活动以三重维度勾勒书香图景:名著阅读如画卷舒展,常州市新北区飞龙实验小学以《红楼梦》人物秀为笔,让金陵十二钗从书页走入光影——孩童们执戏服为墨,以眉眼传情复刻经典场景,让曹雪芹笔下的悲欢活成流动的诗行。家庭阅读似星子落肩,常州市龙城小学“亲子阅读对对碰”将书房化作月光剧场,父母与孩子共读时翻动的书页,是亲子间生长的秘密花园,琅琅诵读声里,书香正以家为圆心漫溯成银河。社会阅读若活水奔涌,书式生活姚澄老师与三校学子围坐成思想的涟漪——当薛家、飞龙、魏村实验小学的童声与名师智识碰撞,阅读便冲破校园围墙,在城市脉络里长成连接你我的书香栈道,让墨香随步履漫染每个晨昏。
活动现场,陈建生致辞。陈建生认为此次活动既是对新北区语文核心素养项目的系统性复盘总结,也是搭建五地阅读联盟的契机,更是推动全区青少年阅读工作的深度探索。接着陈区长回顾过往,肯定了项目组和实验校两年来卓有成效的探索,项目组构建系统化教研体系,打造了多元课程范式,开展全域化特色活动,助力学生阅读量大幅提升。展望未来,陈建生提出三点感悟:一是需要紧跟发展的步伐,拥抱智阅时代。二是要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成长能力。三是要深化协同育人,共筑书香生活。陈区长表示新北区政府将持续重视支持青少年阅读工作,期望借此活动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营造良好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终身习惯。
项目启动两年来,从岁序更迭到如今收获累累硕果,每一步都镌刻着项目组的奋斗印记。新北区“馨·悦读 新·未来”100 项目领衔人曹燕校长从项目推进、成效和展望,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阶段总结汇报。
首先,曹燕从教研、实验校和教育局三个层面介绍项目推进情况。在教研层面体现深耕与升维:一是项目内涵不断深化,从语文学科走向了全学科;二是阅读课程持续优化,从单一课型走向跨学科;三是师资培养注重转化,从理念革新走向善实践;四是阅读课程体系的优化,从点状尝试走向全系统。在实验校层面体现三大亮点:阅读活动品牌化,教师培养体系化,家校联动常态化。在教育局层面通过强化氛围营造、拓展阅读阵地、优化保障机制三方面协同推进。接着,曹燕通过数据体现项目成效,通过两年跟踪调研显示:一是学生阅读量增加,二是学生素养凸显,三是理论成果初显。最后,曹校长展望未来时强调,项目将围绕“提质增效与均衡发展”双核目标,重点实施四大工程:第一是资源均衡工程,二是教研升级工程,三是数字赋能工程,四是联盟同研工程,持续深化项目研究。
活动特邀国家高级演讲师、《少年讲书人》总策划李哲老师开展高质量专题讲座。讲座中,李哲老师先阐述讲书作用,以“讲书≈阅+写作+演讲”的公式,表明讲书是三位一体的行为。接着,他从故事、框架、金句三方面,详细讲解如何讲好一本书。随后,围绕“阅读输入—思考内化—表达输出”主线展开教学。聚焦“引人入胜讲好一本书的秘诀”,李哲老师分享四个法宝:开头吸引人、提问故事是窍门、借力名人或才艺、欲扬先抑巧发力,引导与会老师思考如何将书籍内容转化为有逻辑、有感染力的讲书作品。活动现场还穿插有奖问答环节,参与热情高涨。
靖江市教师发展中心孙艳老师分享了整本书阅读多元评价经验。她将整本书阅读评价分为过程性和测试性两类。过程性评价贯穿阅读全程,以学习任务驱动。以《西游记》为例,设置探寻章节题目秘密、绘制取经地图等多样任务,从阅读态度与习惯、阅读策略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且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助力学生调控阅读进程。测试性评价以课标为基准,通过专题调研或融入期末测试样卷开展。测试内容涉及基础知识积累、理解分析、评价鉴赏能力,题型包括选择题、阅读题、综合题等,基本不设填空题,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引导师生真正开展整本书阅读。孙老师的分享为整本书阅读的实施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激发了大家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评价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阅读从来不是一场孤独的独行之旅,而应是一场众人携手共进的众行盛宴。在分享活动圆满结束后,新北区“馨阅读”项目领衔人曹燕与靖江市、盐城市、昆山市、淮安市的代表们满怀热忱与期待,共同开启“馨·悦读 新·未来”五地联盟启动仪式。未来,项目组的研究将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
在下午场活动中,薛家实验小学潘虹老师执教《昆虫记》导读课,以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探秘昆虫世界。课堂上,她融合鲜活讲解与图文素材,点燃学生对科普经典的阅读热情,展现深厚教学素养与独特教学风格。学生们在品评书籍内涵、畅谈阅读感悟中深度参与课堂,看图识虫、知识竞答等环节巧妙串联,既夯实昆虫学知识,又激活学习内驱力。模拟直播实践成为课堂亮点,学生化身科普讲解员,自信演绎萤火虫知识,口语表达能力获得有效锻炼。课后延伸的视频录制任务,以创新形式推动阅读成果转化,为学生的持续成长注入新动能。整堂课构建起“沉浸式阅读+探究式学习+创新性实践”的立体教学模式,让科普经典焕发童趣魅力。
靖江市实验学校钱赛华老师的《一园青菜成了精》绘本课,为低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传统与创意交融的阅读盛宴。课堂以靖江方言童谣切入,唤醒文化记忆,迅速激发学生兴趣。在“菜园探秘”环节,通过图片辨析萝卜特征,结合葱韭实物触摸、葫芦造型观察,辅以“蔬菜狂欢”动画,构建多维度感官体验。绘本共读时,钱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环衬、扉页细节,以生活化提问启发思考。亮点在于将绘本对话融入京腔念白,传统戏韵与童真语调碰撞出独特火花,学生在互动中既领悟文本,又感受文化魅力。整堂课以童谣为纽带、生活为载体、艺术为赋能,开创“传统浸润+体验探究+创意表达”的绘本教学新范式,让文化传承与阅读乐趣在童心沃土中悄然生长。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鲁冰先生为与会老师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学讲座。鲁冰先生首先以一句“春天用雨点做成串串钥匙,为大地开启冰雪的巨锁”开启讲座,瞬间抓住听众的心。他回忆起自己的创作历程,小学课本里的故事、生活中的点滴都成为创作源泉。他强调记日记的重要性,认为坚持记日记能让学生积累素材,写出高分作文。此外,发挥想象力、以天地为师也是写作的关键。然后,他以童话《蜘蛛开店》等为例,展示如何将平凡事物写出新意。讲座中,鲁冰还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困难,坚持写作,最终作品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历。最后,他鼓励大家保持童心,热爱阅读与写作。此次讲座为与会老师们带来新的教学思路,激发了大家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深入思考。
活动临近尾声,蒋辉登台致闭幕词。蒋辉表示,这一天的活动精彩纷呈,让大家都收获颇丰。他强调了阅读对于孩子成长以及民族未来的重大意义,同时充分肯定了项目开展两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回顾过去两年的探索之路,蒋辉认为项目种下了四颗种子:其一,搭建起“1+10+100”的系统架构,实现政府、学校、家庭总动员。其二,推动阅读课实现变革,形成“阅读+”的创新模式,引领孩子们从一本书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其三,让评价充满温度,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方式,用心记录孩子们的阅读轨迹,家长参与度也随之大幅提升。其四,让书香飘出校园,打通校园与社区的借阅渠道,让书香弥漫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此外,蒋局还对项目的未来发展进行高位引领,他满怀期许地表示,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孩子阅读的点灯人,每一所学校都能拥有独具特色的阅读招牌。
半夏时光,绿荫如盖。六月末梢,蝉鸣未歇。这是一场汇聚智慧的总结回溯,亦是一次点亮心灯的思维启迪。促进阅读,躬身力行,新启阅读,情之所系。“馨·阅读”项目组与各实验校将铭记初心,锐意创新,凭借阅读稳步提升学生语文文化涵养,为营造课外阅读盛景孜孜不倦以赴之,全力以赴以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