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今年以来,新北教育紧紧围绕服务保障“三大工程”、持续扮靓“六张高新名片”工作主线,全面对标对表、积极担当作为,努力提升教育、文体旅公共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助推新北区争做新能源之都建设和助力万亿之城再出发的主力军,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理论武装凝心铸魂,在学深悟透中把稳思想之舵。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全区教育系统进行统一工作部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截至7月,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3次,56个基层党组织围绕主题开展“三会一课”,每月至少集中学习1次。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纪律建设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加强“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纪律学习培训。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加强党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领导,引领构建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落实援陕教育,选派8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赴陕西安康帮扶支教。持续提升教育影响力,截至7月,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新闻10余篇,在市级及以上各类媒体推送新闻100余篇。做好舆情预警研判与应急处置,规范舆情处置流程,重点关注校区借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等热点敏感问题,对舆情做到及时研判、按时答复、实时留档。
以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在资源优化中提升保障水平。全年推动实施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共9个,截至7月,泰山实验学校和孟河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已竣工,新增学位2520个。规范28个零星工程管理,推进西夏墅幼儿园改扩建、龙虎塘中学改扩建等6个“校安工程”建设,消除校舍安全隐患。下达改造经费3540万元,完成全区35所学校的空调加装,29所学校的电力设备扩容及线路改造,共计覆盖1467间教室,加装空调2941台,目前全区中小学普通教室空调安装覆盖率达100%。对标江苏省装备一类标准和省智慧校园建设指南,高标准、高品质、前瞻性地为泰山实验学校、飞龙第二实验小学、西夏墅高中、圩塘中学等新建、改扩建校配备信息化教育装备。正式启用新北区教育装备与后勤管理平台,将各校的项目采购全流程资料进行集中留存,对各校装备项目采购进行全过程监管,打通区校两级的管理堵点,有效降低采购风险。
以安全生产夯基固本,在稳定有序中促进行业发展。组织全区教育、文体旅系统开展“防风险、除隐患”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举措,行动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及学科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筑牢教育、文体旅行业安全防线。截至7月,联合区消防、市监局、公安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累计开展区级专项检查2次,开展安全演练255场次,安全警示教育278场次,组织专题培训301场次,参与师生及教职工138139人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61处,整改完成率100%。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集中整治,排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29家、文化娱乐场所89家、旅游活动场所6家、旅游星级饭店1家、体育场馆78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27处。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复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位196处,普查覆盖率达100%,摸排新发现文物线索28处。罗溪南村谢宅、安家河上桥迁移保护工程竣工,持续推进罗溪老码头遗址、西河沿62号严宅等4项文物保护工程和罗溪南村谢宅布展、巢渭芳故居展陈提升等2项活化利用工程。
以教育改革强基赋能,在双减落地中激发办学活力。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成果,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实施长幼随学,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截至7月,新增26个托班、520个托位,完成省民生实事“改造提升”项目的学校占比 58%。保障特殊学生群体教育,拓展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严格执行校园餐“1个文件+4项指引”管理规定,制定《新北区学校食材供应商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强化群众监督,全区112所学校均成立了校级膳食管理家长委员会,征集了23216名家长志愿者全面参与学校食材验收、陪餐、开标评标及伙食费监管工作,“明厨亮灶”“阳光食堂”均实现100%覆盖。推行食材区级集采,不断完善学校食材库,系统强化采财监督,所有中小学的伙食费均收缴至专户统一监管,所有资金实现闭环管理。实行“五常”管理,截至目前,全区已有82所学校创建为示范单位,28所学校创建为合格单位。加大对隐形变异学科培训行为的查处力度,将受处罚机构纳入“黑名单”,关停违规学科培训机构,坚决遏制违规培训反弹回潮。将15家文化艺术类、30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白名单”,落实全额监管制度与动态监测机制,引导家长理性消费、合规缴费,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指导三井、龙虎塘等街道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奔牛镇申报市级“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对标老年大学分校及学习点建设标准,加强老年教育阵地建设,做优“智慧助老”项目品质。
以队伍建设凝聚合力,在引育并重中提升教育品质。截至7月,完成“优才计划”招聘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55名,公开招聘编内教师179名,为新龙湖实验小学、三井第二实验小学公开遴选2025年秋学期优秀教师。开展优秀教师培养周期考核,29人参加高层次人才考核,305人参加市五级梯队考核。完成优秀教育人才经费资助审核工作,测算出资助经费合计658.56万元,覆盖优秀教师 746人次。精心筛选并推荐优秀教师参与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等各级各类项目评选。348位新教师接受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60人获优秀表彰。先后开展“教育家精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论文写作规范”“江苏省2025年最新职评文件解读”等教师素养提升培训系列活动5次,全区共约1000多人次到现场参训。
以内涵建设引领发展,在比学赶超中推动优质均衡。常规教研成果丰硕,各学科平均开设区级公开课12节以上,在市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24人次、二等奖16人次,4人将代表常州市参加省级比赛,另有1人获省评优课一等奖,5人获省评优课、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倡导“一核多样态”课堂教学形态,区域层面推进“五线融合式”教学设计和“30+10”零起点课堂实施方式,学校层面基于区域课堂教学形态的核心要素,结合学校校情和基础,完善各校“多样态”课堂教学形态。17项省级课题高质量通过中期评估,3项省级课题如期结题。8个课题成功立项常州市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学校课题,11个学校通过常州市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学校申报,均在全市排名第一。实施“教学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提升、教研水平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学生素养提升”五大行动,11所学校入选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同步遴选了12所区级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校,建立健全区校两级协同推进机制。区教管中心与盐城市射阳县教师发展中心结对共建,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理念,聚焦中小学教育,通过成长营联动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以五育并举融合促进,在全面发展中实现立德树人。启动第二轮“新北区大中小思政课建设一体化”联盟建设,开展高新区域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项目实践研究。结合区域特质,围绕红色思政色教育、乡村振兴教育、高新科创教育、未来公民教育4个主题,打造4条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精品路线。组织2025年度新北区中小学德育“微项目”申报,评选2024年优秀德育微项目23项,举办新北区“七彩德育”特色展示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网络文化等全过程,构建常态化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全维度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继续开展新北区中小学“馨·阅读”校园阅读行动组织“书香致远,情系桑梓”乡贤向孟河中心小学赠书活动。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四年级及以上年级中小学生全员心理健康筛查,举办2025年新北区“心花朵朵开”心理健康节,组织开展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跨区域主题教研展示活动(新北区专场)。严格执行课间15分钟,每天综合体育时间2小时。浦河实验小学、龙城初级中学等6所学校成功申报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实施美育浸润计划,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合唱、绘画、摄影、书法、篆刻等展示活动,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省市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