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为充分发挥学业质量监测的导向与诊断作用,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小学课程教学与管理改革实践,9月18日下午,新北区2025年小学学业质量监测情况分析与反馈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区教育局副局长蒋辉、区教管中心副主任李坚、教研室主任周文荣、全体小学研训员、各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课程处)主任共同参与,本次活动由周文荣主持。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研训员依次对学业质量监测情况进行了专业报告。他们以科学的数据分析为核心,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度、能力达成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等维度,精准呈现各学科的学业质量全貌。不仅清晰展示了各学科的整体水平,还深入剖析了学生在不同知识点、能力点上的表现差异,为后续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了精准且规范的依据,助力学校更有针对性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香槟湖小学、吕墅小学、万绥小学的校长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分享了学校提升学业质量的举措。从构建“双减”“三新”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到创新教研机制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打造特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到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学生学业情况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提升学生学业质量的有效路径,为区域内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教研室小学学段负责人李志军围绕区域小学学业质量监测数据,从学科教学优化、质量目标明确、提质路径探索及教研转型推进四大维度展开汇报,为区域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晰方向与实践思路。
1.多学科靶向发力,夯实教学根基:针对各学科监测特点提出靶向建议,强调教学需以教材为核心根基,同时主动链接社会热点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让知识学习与素养提升深度融合,切实夯实各学科教学基础。
2.明确质量数据与目标,锚定发展坐标:基于监测数据,进一步明确质量现状与发展目标,通过复盘,清晰呈现区域近三年学业质量整体情况,各校要依据两率目标,积极探索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有效路径。
3.聚焦核心维度,探索提质路径:聚焦课程、课堂、教师三大核心维度:课程落地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课例研究、结合命题逻辑,推动教学理念从“知道”转化为课堂实践;课堂提质可依托“五线高效课堂”等成熟模式,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各校也可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探索。
4.推动教研转型,强化支撑作用:聚焦教学重难点与真实问题开展研究,兼顾教育发展趋势,杜绝形式化教研;同时创新教研形式,优化“课堂展示—分享交流—互动研讨”环节,确保全员深度参与,切实提升教研对教学改进的支撑作用。
周文荣以《聚焦“三力” 形成合力 共同发力》为主题,为后续新北区小学学业质量提升提出了三方面建议。周主任强调各校要以提升“教师教学研究力”“行政教学指导力”“质量提升应对力”为核心,明晰路径、精准施策,推动区域小学学业质量持续优化。
1.深耕教师教学研究力,筑牢质量提升“根基”:以“真问题”破题,摒弃形式化研究,聚焦“多主体怎么评、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践行“为理解而教、因实践而学、循标准而评”理念。结合命题改革,从考查知识、学科思想、核心素养等多视角深研试题。精准对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命题要求,实现以研促教、以评导学。
2.强化行政教学指导力,搭建质量提升“框架”:明确行政“点、线、面、体”四维职能:“点”上夯实自身课堂教学与研究能力,“线”上引领学科教研建设与教师成长,“面”上把控部门工作质量与常规落实,“体”上关注学校发展与区域教育生态。转变工作方式,从“指挥员”转为“引导员”,重心下移深入课堂一线,提升观课议课、备课指导、学科引领、“三新”实施落地等专业能力,以精准指导推动教学管理提质。
3.激活质量提升应对力,打通提质增效“堵点”: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协作状态、校本研修实效、资源有效建设、学生学习状态”五大基础因素,夯实质量提升底座;聚焦“学生分层提升、试题方向把握、失败教训矫正、科学备考准备、训练科学安排”关键环节,通过强化优势举措、补齐缺失举措、深化改革方向、优化薄弱环节,推动学业质量精准突破,为区域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蒋辉充分肯定了各校在提升学业质量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结合区域小学学业质量监测整体情况,蒋局系统梳理成效与问题,提出“三个超越”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下一阶段区域小学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明确方向与路径。
1.超越功利:树立科学质量观,锚定全面发展方向:教育工作者需跳出“唯分数”局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全面的质量认知体系:首先覆盖全领域发展,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仅聚焦语文、数学等核心学科教学,更要保障体育、艺术、劳动、信息科技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施,确保各学科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协同推进,促进学生全面素养提升。其次,关注全维度成长,兼顾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发展需求,学业监测需逐步突破单一认知考察,通过情境化命题等方式融入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素养评价,真正实现“育人”与“提质”的深度融合。
2.超越当下:构建长效支持体系,夯实质量提升根基:质量提升需摒弃短期突击思维,着眼长效建设,重点抓好三大关键环节。优化校本教研,破解实践难题,以“问题导向”开展教研活动,聚焦学校学科教学核心痛点,杜绝形式化研讨,充分借力常州市新北区课程教学改革六大项目,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教研成果向教学实效转化;深化课堂改革,推动范式落地,扎实推进“五线融合”教学范式的校本化、实效化应用,通过优化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活动组织等课堂环节,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课堂成为质量提升的核心阵地;强化教师赋能,突破能力瓶颈,将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力作为核心培养目标,破除“年龄限制”“地域差异”等认知误区,通过研训结合、案例分享、实践打磨等方式,提升教师把握课标、设计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教师是质量提升的关键变量。
3.超越经验:落实精准化管理,激活持续发展动能:打破“经验依赖”惯性,以科学思维与系统方法推动质量提升:实施精准教学管理,避免固化的工作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动态调整管理策略,通过优化团队配置、革新工作流程等方式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助力薄弱学校突破发展瓶颈;构建系统化监测评估。建立学校自主监测评估机制,摆脱对区级年度监测的被动依赖,结合教学进度开展常态化、过程性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动态调整教学策略;推进体系化质量把关:摒弃“重毕业年级、轻基础年级”的短视思维,从一年级开始构建全学段质量衔接体系,实现各学段教学目标连贯、质量稳步传递,避免毕业年级“孤军奋战”。
此次活动为新北区各小学搭建了深度交流、互学共进的平台,在数据复盘与经验分享的思想碰撞中,凝聚起以教学改革促质量提升的共识与行动力量。未来,依托监测结果的科学指引,结合各学校的实践探索,新北区小学教育将进一步聚焦育人质量全面提升,在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中,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广阔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优质教育提升素养,收获成长,为其终身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教育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