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11月6日,新北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暨学科教研基地展示开放活动在龙城小学举办。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主题,新北区小学美术老师们齐聚龙城小学,观摩了由丁梦晖、马丽两位美术老师执教的《捏个面花送吉祥》,课堂中两位老师带领小龙娃们,深入体验了吉祥面花这一扎根生活的民间手工艺。
丁梦晖老师执教第一阶段《面花知多少》,在学习单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面花的造型、色彩、寓意等内容,轻松的互动小游戏、“人工智能”小火车让大家再一次固化了面花小知识。紧接着,结合“转转商店接收订单”的真实情境,小龙娃们手握传承“接力棒”,玩“转”面花。
马丽老师执教第二阶段《面花巧制作》,衔接上节课内容,围绕面花设计图开展交流会,学生使用教师搭建的表述支架,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的设计图,边看边聊之间了解了制作的小妙招。最好玩的要数探究巧用工具环节,用来自厨房、梳妆台等地方的生活用品巧制肌理,小龙娃们在尝试搓、压、捏、剪等技法的过程中,涵养专注、耐心、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
根据大单元的设计,后期将开展第三阶段《面花送吉祥》,将学习成果推向公共空间,通过龙城转转商店展示,让小龙娃们在更大的平台传承匠心,推广吉祥面花艺术。
两节课通过“文化浸润、匠心实践、担当传承”三维一体设计,达成传承民间文化、锤炼工匠精神的育人目标。
课后,在飞龙实验小学金波副校长的“穿针引线”之下,老师们交流了观摩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薛家实验小学的翟金铭老师,她重点关注了单元教学的情境真实有趣、任务小而适切,采用表达支架引导学生精准表达,让二年级学生表达更为聚焦,值得借鉴。
飞龙实验小学的储益老师梳理了两节课构建的阶梯式学习路径:以“知”为基础,通过南北面花对比、吉祥符号连线感知文化基因;以“创”为核心,从工具探索到创意实践,将美好心愿转化为实体作品。
新北区小学美术兼职教研员胡燕春老师在现场给大家送上“小锦囊”,明确如何立足教材核心问题设计活动、如何让主题体现任务驱动、如何打造有趣又有意义的课堂,让现场观摩老师们受益匪浅。
新北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周文雅老师对于大单元设计做了“落地性”指导。
1.聚焦学生主体。新课标核心是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我知道”、“我会做”、“我传承”等表达,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2.强化课后延伸。课堂上教授搓、揉、卷等基础技法后,可推荐“与家人共做面花”的课后体验活动,用真实面团做面花,引导学生带着课堂评价建议优化课后作品;
3.注重思维培养。先明确任务再探索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制作面花需要什么技法/工具”,通过教师引导、同伴建议等非直接灌输式方法激发高质量思维。
本次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在热烈研讨中圆满落幕。两节课例让老师们明晰了民间手工艺与课堂融合的路径,以及大单元教学“任务驱动”的核心方向。参与教师表示,将把教研收获转化为实践,挖掘民间艺术美育价值,助力学生传承文化、提升审美。活动也为新北区小学美术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为区域美术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