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团委 > 内容
在深度融合常州地方课程精髓与积极响应江苏省“大思政课”实践导向的背景下,7月3日上午,三井街道团工委联合秦岭社区开展青少年户外研学活动,以“寻迹东玻·运河诗韵”为主题,旨在通过“文物亲历、研学互动、思辨感悟”的递进策略,让东坡精神跨越历史长河,化作青少年心中鲜活可触的生命体验。
活动由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会员李小霞老师的精心策划下顺利进行。李老师身兼向导与导师双重角色,手持精心设计的研学手册,以小组为单位,穿梭于东坡公园的翠绿与古韵之间,探寻着“舣舟亭”“洗砚池”等承载着苏东坡先生深厚情感的历史遗迹。舣舟亭,这座始建于南宋、矗立于东坡公园南山顶的精美建筑,正是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巨匠而建。乾隆皇帝南巡至此,四次赐诗,并亲笔题写“玉局风流”匾额,更添其文化底蕴。
穿越历史悠久的广济桥,一行人继续前行,楚颂亭的雄伟、东坡书院的书香,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在仰苏阁前,李老师深情地引导大家吟诵苏东坡为常州所作的诗篇,尤其是“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与“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等佳句背后的动人故事,让青少年们深切感受到了苏东坡与常州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生死情缘。
活动最后,李老师围绕“人生逆境(贬谪轨迹图)与常州作为精神归宿的选择”以及“《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与《定风波》中的情绪转化”两大主题,引导青少年们分组展开深入讨论。随后,一场关于“苏东坡的乐观是天性使然还是后天修炼?”的辩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青少年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对东坡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本期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青少年们对城市东坡文化的深度探寻,更是在思辨与分享中深化了对东坡精神的理解与认同。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暑期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