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加强行业管理,统筹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推动新北区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抓学习、重引领,党的建设有新成效
一是深化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特别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组书记讲专题党课,带领全局党员群众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保交楼促稳定和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多形式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全局干部赴常州市监察文化馆参观学习、赴新北人民法院旁听典型案件庭审,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并通报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案为鉴,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二是强化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项目清单式推进全年重点工作落实,制定《2024年度党建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和《2024年全局党的建设工作要点》以及从严治党四张责任清单。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治,扎实推动镇村工程专项整治。三是推动特色打造。深化“大美住建 实干先锋”品牌,打造光伏产业公园党建活动阵地,深化“住梦青年舞台”“园艺科普中心”和“党建品牌展示”等学习路径,常态化开展每月一期“我的业务我来讲”等特色主题,深入推进“争当住建小能手”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四是优化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全局人才建设,建好“两库”,重点打造一专多能型人才,以建工条线为试点,成立建设工程消防审验专班,将质安站建设工程质量验收与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前后道”环节进行融合。专班化审验进一步提升验收质效,同步提升条线业务水平。本年度荣获“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
二、抓品质、强功能,城市更新步伐加快
(一)高铁新城展现新面貌
基础设施方面,龙江路高架北延项目按节点计划加快推进,高铁新城骨架路网已基本构成;高铁北站风雨连廊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基本完工,大大提高旅客出行的舒适感,北广场“功能盒子”方案基本稳定。功能配套方面,环新龙湖景观风貌焕然一新,科创水镇二期主体封顶,国际人才广场圆满竣备,星耀城商业配套加快导入,第二工人文化宫全面启动建设,市一院高新院区土建施工图设计完成,新城功能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城市品质方面,新龙湖水上运动中心、常州市职业足球训练基地、三江口棒垒球训练基地等一批高品质运动场地相继落成,为省、市、区等各级赛事提供高颜值、高品质的活动空间;常州全域马拉松赛事的第7场比赛--新北半程马拉松于11月顺利开跑;新龙湖公园、新龙生态林、光伏公园等十大公园常年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城市更新方面,围绕站南城市更新片区,结合市场需求,推进龙虎塘印染园作为城市更新试点区域并开展具体实施方案研究,探索更新路径模式,制定配套政策,成立站南片区城市更新工作班子,完成站南片区03单元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初稿)编制。
(二)城乡建设实现新提升
一是紧抓年度计划实施。根据2024年常州市新北区政府投资计划,今年由区住建局负责推进的政府投资项目共19项、三年滚动计划项目更新为64项,目前19项年度实施计划项目已全部开工。三年滚动计划目前已全部开展前期相关工作,部分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做好债券资金的申报工作,今年成功申报2批涉及3个专项债续发项目、争取资金16.1亿元,成功申报1批涉及4个专项债新发项目、争取资金2.92亿元。完成14个2025年超长期国债“两重”项目的储备申报、13个2025年地方专项资债券储备申报。二是加快基础设施推进。完成湘江路(嵩山路-泰山路)、奔牛运河景观生态廊道三期工程(北岸)、茅山路(平顶山路-瑶山路)等项目,常州国家高新区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之管(杆)线改迁、大运河奔牛段集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三期)等项目在建中。紫金山路、港西大道等一批主干道路建成通车,春江路、薛冶路、新科西路等龙江路以西产业园区配套道路有序进行中。三是统筹‘五统一’工作。全区“五统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建市政污水管网6公里,完成3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届时新北区7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自然村治理率达80%。主动和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部对接,成功申报农污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重点项目库,争取生态环境部农村环境整治奖补资金。
(三)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
一是聚焦“项目为王”,重点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科学拟定补偿政策,统筹推进安米地块、比亚迪地块、龙江路产业园等项目房屋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常州市首个“竣备即交付,交付即发证”住宅项目“孟河云宸雅苑”、商业办公项目“科创水镇三期”,实现项目在完成竣工备案当天同步完成商品房交付通知书和不动产权证书发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二是聚焦“532”发展战略,本年度涉及龙江路北延快速化改造项目、机场路快速化改造二期项目和综合港务区建设3个重点项目,每月调度推进项目进展。完成长江路(浏阳河路-S122)、华山路(辽河路-嫩江)绿化景观路;惠山路月季路等建设;完成市政府周边林荫路整形工作,按计划落实行道树补植工作;滨开区绿化垃圾处理处置中心按计划有序推进,目前进场土建施工,后场钢结构件加工;完成保纳广场改造提升、玉兰苑等口袋公园建设。三是聚焦重点项目前期,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各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参与腾龙大道三期、江宜高速扩建、德胜河航道整治、苏南运河航道整治天禧桥工程等项目方案确定,做好征拆摸底、资金测算等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四是聚焦在建项目推进,持续做好常泰大桥、常泰高速、魏村枢纽、腾龙大道等在建项目的征拆矛盾协调、施工问题调解等工作,常泰长江大桥以“毫米级”精度顺利合龙,桥梁全线贯通,全面完成钢桥面主体铺装,收尾附属工程施工。常泰大桥南接线已基本完工,待大桥主体一并交工验收。腾龙大道二期完成管线矛盾协调和征拆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建设,加快推进下部结构及雨污水管道建设,局部已开展上部结构箱梁安装。德胜河魏村枢纽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正式通航,打通内河水运通江达海“最后一公里”。
三、抓产业、提质效,行业管理成果显著
建筑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发展,顺利召开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编制建筑业发展报告,表彰贡献突出企业,兑现奖补461.24万元。强化行业政策研究,就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全面分析,形成三年实施绩效分析报告,拟出台《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绿色建造,区领航大厦作为全市首个绿色建造评价试点项目,三季度已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星耀城和能源站正按照绿色建造的各项要求加速推进,年底即将迎来省级绿色示范区验收。
加强物业行业监督管理。规范制定物业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黑白名单”制度,依托分级分类管理举措,注重结果运用,加强对物业企业监管。依托“阳光物业”平台,强化自治组织成立指导,2024年新指导成立小区自治组织30个,指标完成率位列全市第一方阵。加入第三方小区业主满意度调查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对物业企业的监管,通过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自治组织30个,其中业委会6个,物管会24个,自治组织组建目标完成比例位居全市前列。阳光物业平台手机APP下载量和关注认证量位居全市第一。住宅小区公共收益在平台公示率达100%。
四、防风险、守底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燃气安全有力推进。专项整治以来,累计完成燃气经营使用单位排查2588家,整改“全链条”风险隐患问题301个,采取停供气措施25户。组织“全覆盖”培训并自制燃气安全教育宣传视频,向社会、校园、公共区域宣传。“瓶改管”“气改电”方面,多措并举确保高质量完成压降1650户的年度目标任务。龙虎塘街道基本完成辖区内两年“双改”任务,率先实现辖区无瓶化,三井街道、薛家镇、奔牛镇也均已完成今年年度压降目标。重拳出击联动开展破坏燃气管线问题专项治理,今年以来管道燃气设施第三方破坏6起,立案查处取得“零突破”,处罚金额5.5万元。
消防安全稳定有序。受理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54件,办结54件;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受理58件,办结57件;其他建设工程消防备案抽查受理201件,办结197件。针对高危项目组织开展易燃易爆建设工程消防专家技术评审工作18场,吸纳专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从源头上消除高危项目的消防安全隐患。办理小型建设工程承诺制项目20件。主动服务,保障了星宇车灯、合全药业、罗溪星光城、保利天汇等项目按期交付投用,企业高度认可并赠送锦旗。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了《新北区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工作方案》,区住建局为牵头单位,专班化推进并对各乡镇开展了多轮现场推进调研,目前新北区已在全市率先完成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排查任务。
港口管理更具智慧。完成内河港口规划研究和港口企业评估,高效利用新北区交通信息化监管平台对辖区内港口粉尘监测、现场作业视频和危化品监管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加密督查频次,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指导区内企业使用港航“江苏省港口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准确掌握港口规划、建设和生产经营、污染防治、绿色发展等情况,支撑智慧港口建设。
持续提升施工安全。新增受监工程184个,新增建筑面积340.51万㎡,新增造价150.65亿元。累计全年受监建设工程项目393个,建筑面积1136.83万㎡,累计受监总造价451.58亿元。以龙江路高架工地为试点,推动规模以上政府投资市政工程实现智慧工地全覆盖。全年已完成智慧工地创建45个,其中市政工程项目15个,实现房屋市政工程政府投资规模以上、市级及以上标化工地创建项目智慧工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