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的谋划之年。迈入下半年,区人社局将以 “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果敢担当和“向高而攀、向新而进”的不变追求,敢闯敢为促发展,用心用情惠民生,确保“十四五”人社工作圆满收官,在高新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人社新贡献。
(一)做好“三篇文章”,在服务发展大局上走在前、作示范。一是做好“人”字文章。着力打造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版,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业龙头企业精准招商,增加贴近高新区市场、产业结构特征的人力资源产品和解决方案,积极构建“ESG”导向的人力资源服务生态。着力发挥“AI人才雷达”导航作用、“产业HR联盟”资源效应和博士后工作站体系优势,精准开展各类引才活动,“十四五”期间累计建设引才工作站超100家、引进人才超13万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合成生物等前瞻性新兴产业,联合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打造未来产业新型技能人才基地,建立集大学生产教实训、职工技能提升、订单培养、就业培训、人才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结合职业技能竞赛、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职业技能备案企业认定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举措,构建“需求定向—教学实训—岗位实战”的技能人才培养闭环,全年力争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500人次。精心打造漫柏人才会客厅,将就业、公积金、红十字志愿服务等从办事大厅“搬”到人才公寓,集成政策咨询、产业对接、社交沙龙等功能,增强人才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做好“减”字文章。深度融入高新区“招推服一体化2.0”体系,主动跟进对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加强重点涉美贸易企业用工监测,完善全链条用工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动态清单、强化“校政企”三方联动、拓宽线上线下多元招聘对接渠道、创建培训产业基地、升级数智化线上用工平台等创新举措,建立长期稳定的用工储备与用工需求对接机制,为比亚迪、合全药业等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开展定制化服务,减轻企业用工压力。用好用足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社保缓缴、单独工伤险参保等政策,持续开展失业保险稳岗惠企行动,落实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扩岗补助和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保补贴,进一步推动人社政策非申即享、速享尽享,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负降本。三是做好“和”字文章。紧扣常州推进长三角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抓实和谐劳动关系源头治理,大力推行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持续开展工伤事故深度调查分析及预警预防工作。结合“欠薪风险大排查”“双清”专项工作,强化压实项目各方主体责任,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坚决防范因欠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负面舆情。扎实推进工伤待遇速调速裁改革,着力加强“橄榄枝工作室”一站式联合调处中心、“17:30晚间仲裁庭”、省级智能化数字示范仲裁庭、“云维权•和立方”维权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劳动纠纷调处新北样板。争创全国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出台《劳动仲裁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十条》,充分尊重法律法规赋予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合理平衡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开展规范劳动监察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全过程记录、案件审查、集体讨论等重点环节建设,以和谐劳动新举措助力全区营商环境再升级。
(二)办好“三大实事”,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作示范。一是办好就业富民实事。着力打响“高新岗·高兴就”就业服务品牌,创新开展“双线融合就业护航行动”,线上充分利用“就在江苏”“龙城快工”等平台信息优势,精准摸排企业需求,打造新北区人力资源市场直播带岗基地,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根据行业和需求开展定制化专场直播,实现岗位展示、在线答疑、简历投递一站式服务,线下新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家,依托各站点网格化摸排求职者信息,通过职业指导、就业推荐、职业培训等举措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打造“创业全周期服务矩阵”,优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支持体系,储备与培育优质创业基地资源,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创业,聚力推出并打造一批具有高新特色的创业项目,遴选优质项目参加“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常州市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切实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二是办好社会保障实事。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着力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数字找人”社保扩面专项行动,参保总人数和基金贡献度力争保持全市前列。深入推进低保政策扩围增效,主动引导和协助潜在困难对象办理救助申请,确保低保对象、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等群体100%纳入保障。发挥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积极引导公益创投项目、慈善项目等服务对象向困难群众倾斜。全力备战常州市第八届残运会,高标准建设新北区“爱立方”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争创江苏省“美丽工坊”示范点。高质量推进“百姓生命线,公共场所(AED)急救网络建设”民生实事工程,加强博爱家园阵地建设,全年力争完成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超万人。三是办好养老普惠实事。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科学编制新北区中长期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探索发展“互助式养老”“物业+养老”“老幼共融”等新模式,精心打造高品质康养服务综合体牡丹全龄汇颐养中心和贝慈汇丰护理院项目,培养一批养老护理服务专业人才,打响新北特色养老服务品牌。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和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试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改造,确保完成老年助餐点、睦邻点建设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深化智慧养老居家场景应用,促进智能设备、远程医疗、大数据应用深度融合,实时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和居家环境,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安全舒心的养老环境。统筹推进养老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配合招商部门积极引进中高端、连锁化养老服务企业,推动老年用品、抗衰老产业、养老地产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涵养银发经济良好生态。进一步完善殡葬专项规划,落实殡葬领域减项、降费、优服务举措,积极推进文明婚俗文化和结婚颁证服务创新,全力争创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
(三)抓好“三个关键”,在提升治理水平上走在前、作示范。一是抓实党建领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耕“阳光人社 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充分发挥省级党建示范点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契合点,以党建品牌建设带动业务工作全面提升。二是抓紧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树新风。持续深化人社服务综窗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着力在企业群众满意度、业务经办效率、窗口服务流程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抓牢安全底线。提升人社领域本质安全水平,突出抓好养老机构等服务场所安全管理和劳动关系群体性矛盾纠纷风险防范,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深入细致排查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切实维护好、巩固好全区人社领域安全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