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新区(新北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和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依法履职尽责,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抓好政治建设,把好审计工作前进方向
一是锚定方位,走准审计“一条路”。严守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根本定位,不断强化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把准审计事业前进方向。坚持“党的重点工作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服务全区深入推进“三大工程”、持续扮靓“六张高新名片”目标任务,不断增强经济监督的系统性和精准性,以审计监督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横向联动,织密监督“一张网”。探索构建由区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责、破圈融合、多维赋能的高新区“新审护航”审计监督体系。出台《关于加强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贯通协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和财会监督贯通协作的实施意见》,协同区人大预算工委联合开展审计整改督查推进会,促进信息互通、工作联通、成果融通。
三是纵向贯通,下好审计“一盘棋”。充分发挥区委审计办职能作用,顺利召开五届区委审计委员会第三次、第四次会议,每季度将审计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直报区委审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推动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议定事项和区委审计委员会重点任务贯彻到位。加强对开发园区、镇(街道)审计工作指导与监督,赴基层审计现场调研指导8次,发挥内部审计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开发园区、镇(街道)规范管理。
(二)坚持研审并重,赋能审计事业长远发展
一是“预警式”提醒,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审计风险预见、监测预警作用,修订编发2024版《国有企业审计重点风险防范清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防范清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重点风险防范清单》“工具书”,围绕审计发现“典型问题、疑难问题、普遍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分层分类精准施策。持续用好“一书一函”,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制发“立行立改通知书”2份、“审计提醒函”5份,督促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调研式”监督,高位服务宏观决策。树立宏观视野和全局观念,紧扣党委政府决策需求和关注重点,瞄准“小切口”,做实“大文章”,将理论研究融入审计日常,全年撰写《关于优化全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建议》《关于整合提升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议》《聚焦养老助餐推进民生精准化保障》等审计建议、审情直报共23篇。
三是“大数据”赋能,提升审计监督质效。坚持“数据先行”,推进“金审三期”应用系统试运行,高质量完成省厅部署的审计结果综合利用平台数据维护等工作。践行“科技强审”,优化智慧审计系统(一期),实现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人员全方位和审计对象全覆盖管理,归集报送区镇两级财政全口径电子数据,建成数据分析模块基础模型260个,为“智慧审计”夯实数据基础。
(三)打造“特种部队”,推动队伍建设提级提能
一是用好学习“助推器”,锤炼提升专业能力。推行“审计组+理论学习+实务训练”模式,全年共开展“新审悦习”讲座8次,6名审计干部参与省委巡视工作或上级审计项目,做到以讲促学、以训促学、以行践学。积极整合全区审计资源,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业务指导,选派12名内审干部积极参与全市首届内审职业技能竞赛。
二是树立干事“风向标”,激发队伍内生动力。严管厚爱并举,监督激励并重,运用信息化、动态积分管理等手段,健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注重榜样引领,对成绩突出的审计人员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积极营造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三是筑牢纪律“压舱石”,坚守清正廉洁底线。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现场警示教育、党组书记专题党课等活动,引导审计干部恪守党的“六项纪律”,以严明纪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审计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