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新北区实施方案的重要一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纵深推进“三大工程”、持续扮靓“六张高新名片”,恪守审计权力边界,规范审计执法行为,扎实推进审计机关法治建设。
(一)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一是强化领导核心作用。局党组充分认识到党对法治建设领导的重要性,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审计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将加强法治建设作为全方位提高审计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局党组书记、局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等形式,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同时,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审计监督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切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推进审计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作用。
三是严格落实党内法规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等党内法规制度,加强对党内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突出审计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安排各类审计项目,扎实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深化执行财政审计,持续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深入组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强化对内审单位指导。通过审计,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和反腐倡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有序落实审计全覆盖要求。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合理安排审计资源,逐步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坚持“两统筹”,把对人、事、钱、物的监督融为一体,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做到一次审计,完成不同审计任务。推进“全覆盖”,充分发挥“查病、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区一级实现对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一年一审”和对其他审计对象“五年轮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监督网络。
三是持续强化审计制度建设。围绕审计发现“典型问题、疑难问题、普遍问题”,修订编发2024版《国有企业审计重点风险防范清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防范清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重点风险防范清单》“工具书”,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审计风险预见、监测预警作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贯通协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和财会监督贯通协作的实施意见》,将审计结果及时报送党委、政府和人大、财政等有关部门,加强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共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
一是坚持依法依规开展审计。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严格依照审计法及实施条例规定,认真执行审计法定程序,确保审计合法性和规范性。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落实审计程序,从审计通知书的送达、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到审计报告的撰写和审计决定的作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审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是规范审计业务文书使用。严格按照审计署统一制式审计业务文书模板,健全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审计业务文书体系,规范审计全过程记录。建立严格的审计业务文书审核制度,对审计业务文书进行层层审核把关,审计组组长对审计业务文书进行初步审核,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复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业务文书中的问题,提高文书质量。
三是深入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审计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调配审计人员和技术力量,通过整合内部审计资源、借助外部专业力量等方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打造完善智慧审计平台,根据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以标准化数据为基础进行建模,实现被审计对象的财政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全覆盖分析,更加全面准确地发现潜在的审计风险和异常情况。
(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切实提高法律素质
一是实行审计机关学法常态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审计人员重点学法内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参与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以网上旁听为主,现场旁听为辅,确保每人至少旁听庭审一次,提高审计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审计能力。
二是严格落实审计普法责任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审计监督“四个必普法”制度。将开展年度述法作为局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实行领导干部述职同时述法。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领头雁”作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处室领导分别为全体审计干部、分管处室、本处室讲授法治课。
三是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利用“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如法治征文、法律知识竞赛等,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讲座、解答群众咨询等,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在局机关设置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等,展示审计法治文化建设成果。
2024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审计局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1.由于法律法规更新快、学习压力大,部分审计干部主动学习意识不足,法治观念仍需进一步强化,存在凭经验办事的情况。2.由于审计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相对不足,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程序简化、业务文书撰写质量不高的情况。
二、2025年度的主要工作安排
2025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审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审计执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当好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保障职责。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法治教育,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定期组织审计干部参加法律法规专题培训,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深入解读,提高对新法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开展案例分析研讨会,通过实际案例剖析,增强审计干部对依法审计重要性的认识,摒弃凭经验办事的习惯。设立法治宣传栏,定期更新法律法规解读、审计法治案例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是优化审计资源配置,规范审计程序与文书撰写。对审计工作任务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分配,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专业要求,整合内部资源,借助外部专业力量,调配相应的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审计程序执行的监督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执行,杜绝程序简化现象。制定业务文书撰写规范和模板,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文书撰写质量。
三是推动持续学习,提升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鼓励审计干部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讲座,邀请行业专家介绍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方法,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在审计项目中积极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审计等,提高审计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