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区商务局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招引重大项目、持续巩固外资外贸、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以商务工作新成效新篇章,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在构建高效招商工作体系上启新程。落实新形势下招商引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招商方式,推动项目招引质效加速提升。一是优化招商引资机制。按照“统筹联动、高质高效”原则,推动招商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形成全区一盘棋、更具战斗力的招商工作格局。更好发挥板块在存量企业服务、资源挖掘等方面的作用,做好重大项目储备,积极争取总部新项目、增资扩股和扩建项目。推进招商人员跟学、驻外等工作,持续助力板块招商队伍建设。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主动适应招商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场景招商。聚焦高铁新城等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精准制定招商图谱,着力招引先进制造业和优质服务业项目。三是聚力打造招商品牌。擦亮“投资常高新”品牌,精心组织“上海、深圳活动周”“外企走进常高新”等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在区召开供应商大会、生态伙伴大会等“圈链融合”活动,借势赋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项目落户。聚焦欧盟、日韩、大湾区等重点国别和地区,统筹谋划2025年全球经贸招商活动计划,完成境内外招商活动不少于30场。
二、在提升利用外资能力水平上求突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国际合作平台承载力,吸引更多优质外资深度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高效运作驻德、驻日招商联络处,联动境外招商小分队,密集拜访当地企业,巩固维护好欧盟商会、意大利商会重点商协会渠道,捕捉国际产业投资动向。同时积极拓展与意大利、“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找准产业对接点,大力引进亩均投资高、创新带动强的精品外资项目。二是鼓励外商深耕布局。打造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早餐会、产业交流会等多层次常态化沟通体系,倾听企业心声,回应企业关切。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能、利润再投,推动更多外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国际功能性平台布局,全年争取认定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省市重点扶持的外资研发中心3家以上。三是加快提升合作平台。进一步放大中瑞、中日园区在国际合作中的支点作用,加快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推进载体设施建设,积极对上争取资源,丰富与瑞士中心的合作模式,深度对接瑞士及德语区的项目资源,推动更多合作成果落地。依托已落户企业产业影响力和品牌资源,举办高端交流活动,讲好园区发展故事,扩大园区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借势招引国际化项目。
三、在推动外贸外经稳定发展上强攻坚。强化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快外贸培育新业态新动能,支持企业高质量“走出去”。一是加快升级货物贸易。加强外贸运行监测和企业服务,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加大对进出口百强企业的跟踪服务,在物流、信保、金融、通关便利化等方面持续优化服务举措,扩大新材料、新能源整车、汽摩配等优势产品出口。制定2025年贸易促进计划,着重开拓“一带一路”、RCEP国家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鼓励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展。二是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支持传统外贸企业与tiktok、亚马逊等跨境平台开展合作,打造跨境电商知名品牌。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凌越、融滨2家公共海外仓供需对接,打造创意产业园跨境直播基地。加大服贸政策支持力度,全力促进存量企业活跃度,提升增量企业入库积极性。三是加强境外投资合作。支持企业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大力推进天合光能、星宇车灯、海弘电子等重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力、引导力的本土跨国公司。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走出去”培训活动,重点强化合规经营,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建立风险防控机制,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在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上谋新篇。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优化消费供给,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一是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加快释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作用,推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提升大宗消费、绿色消费。联动各板块和环球港、万达等商业综合体,抓住春节、暑期、中秋、国庆等节点,高质量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良好氛围。二是优化商贸流通体系。深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大力培育汉江路社区、腾龙社区等示范载体。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重点打造翡丽都会精品市场,争取年内完成7家改造升级。支持省级数字商务企业、省级电子商务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流通效率。充分发挥直播电商对促消费的作用,助力高新优品销售。三是营造新式消费场景。完善提升现有商圈、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业态功能,推动迪诺水镇等步行街品质升级。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依托高铁新城核心区,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健康消费、水上消费,以星耀城开业运营为契机,着力引进首店首牌,举办首秀首展,创新推出更多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
五、在统筹商务发展安全上下功夫。聚焦非法流动加油车整治、商业预付卡管理等重要领域,运用法治化手段强化行业监管,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针对商超综合体、加油站、农贸市场、餐饮店等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实现安全生产检查全覆盖。紧盯混合业态和人员密集场所,紧抓突出问题整改和闭环销号,做到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治彻底,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二是深化非法流动加油车治理。深入开展油品安全、流动加油车危害等宣传活动,通过设立专线电话方式,提升公众参与度。保持高压整治态势,常抓不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联动协调,整合资源优势,针对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创新调整打击方式,切实维护成品油流通市场秩序。三是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开展部门联合抽查和行业专项检查。加大商业预付卡监管力度,重点整治美容美发等领域预付卡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多渠道多媒介,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社会威慑和影响。强化部门联动,压实属地责任,及时受理、妥善解决消费者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