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社工部 > 内容
7月15日,在常州市新北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知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童心筑梦,爱常相伴”团队为阳光社区暑期托管班24名孩子开启了一场沉浸式非遗之旅——“指尖非遗,千年剪影工坊”。当单色剪纸的素雅遇见彩色剪纸的绚烂,古老技艺在童稚指尖焕发新生。
初识:方寸红纸藏天地
“剪纸不只是图案,更是古人写给生活的诗。”志愿者通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向孩子们细致地讲解道。孩子们也开始对剪纸产生出浓烈的兴趣。同时,在知音社工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图片认识到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昆曲的婉转到二十四节气的智慧,最终聚焦于手中的红纸——这门“最亲民的活态遗产”。
探索:巧手分色见乾坤
实操环节瞬间点燃热情。单色剪纸区,孩子们反复折叠纸张,学着剪出对称的团花,志愿者们也围绕在他们旁边,时刻给予帮助。“折五次才能剪出雪花!”11岁的轩轩向同伴展示锯齿纹的秘诀。彩色剪纸桌前则是一片惊叹:点染剪纸的颜料在宣纸上晕开霞光,套色剪纸的拼贴让熊猫有了黑白相间的绒毛。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吧,成谜其中。
传承:童真对话千年艺
活动进入尾声。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将作品贴满文化墙:有大写的“福”字,也有可爱的小动物。满堂欢笑里,非遗的种子悄然扎根。孩子们纷纷说要将剪纸的技艺传承下去,这其中不仅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每幅作品都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当孩童指尖触碰千年文脉,文化传承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看着孩子们的一幅幅作品表示:托管班后续将开设“非遗月”活动,让皮影戏、面塑等技艺持续滋养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