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绣花功夫,深化城乡环境整治,实现人居环境“净美绿安”
紧盯专题片曝光问题和城乡管理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攻坚突破,推动城乡环境大整治取得更大成效,聚焦“净美绿安”四个字目标:“净”是更加干净。开展全域环境卫生深度清洁,重点向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等薄弱环节延伸,实现卫生死角动态清零。进一步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全链条收运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美”是更加美丽。严格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加强城市违规广告治理,使户外广告、高速沿线高炮与周边建筑、道路、绿地、水体等形成和谐的整体景观。针对流动摊贩等反复类问题,坚持“疏堵结合”,按照“规范一批、取缔一批、新设一批”原则,加快公布“禁摆区”,合理设置“疏导点”,做到“烟火不扰民”“文明不冰冷”。针对车辆乱停放、乱张贴涂写等顽固类问题,运用科技手段监管,强化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不规范不文明乱象,科学设立车辆停放区。“绿”是更高质量绿化。强化对征而未用、拆而未建等空置地块的综合利用和管理,因地制宜建设临时停车场,坚决杜绝长期围挡、黄土裸露、垃圾堆积,变“城市疮疤”为“活力空间”。“安”是更加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着力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切实保障群众居住安全。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坚持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施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环境卫生水平。
二、坚持系统治理,夯实生态本底,实现垃圾资源“低碳循环”
一是攻坚垃圾分类增质效。按照计划节点倒排工期,加快完成垃圾分类提标改造行政村建设,提升农村垃圾分类管理效能。创新垃圾收运体系,聚焦未设置清洁小屋和智能垃圾分类设施的小区,探索“以车代库”灵活收集模式,打通垃圾收集“最后一公里”。二是治理建筑垃圾求突破。完善建筑垃圾全流程管理,加强对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各环节的管理。在建筑垃圾产生源头,督促各项目单位及时办理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在运输环节,借助建筑垃圾运收处置智慧管理系统实现运输单位从建筑垃圾装载地到处置地的全程管理。三是加快设施提标补短板。加快推进孟河垃圾压缩站设备调试,完成9座中转站选址及设计方案,年内建成1座标准化中转站。
三、坚持群策群力,推进综合治理,实现城市治理“共治共享”
一是深化“城”心圆桌系列活动。组织代表对2025年“城”心圆桌活动中提及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确保整改实现长治长效。下半年的“城”心圆桌活动,计划将议题从停车管理、流摊整治拓展至市容市貌、城市更新等更宽领域,最大范围激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热情。二是打造“综合执法进小区”品牌。拓展三井世茂香槟湖服务站、玉龙社区城管工作站服务范围,丰富宣传形式、深化宣传内容,积极营造良好社区氛围,争取更多居民理解与支持;培育亮点,对有条件的“综合执法进小区”站点进行重点培育,系统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形成特色服务品牌。三是做好重大活动保障。下半年新北区将迎来演唱会、苏超赛事、音乐节等系列大型活动,将根据每次活动特点和规模,提前对活动现场进行勘查,识别潜在安全隐患和风险点,制定详细保障方案,做好秩序维护、应急处置、环卫保洁等事项,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护航活动平稳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