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全区主要指标稳定增长,积极因素继续累积,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得到巩固。
一、规上工业
1~4月,全区共计列统规上工业企业1635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53.5亿元,同比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两项增速均列全市第2位。主导产业“五升一降”。“四新两智”主导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41.2亿元,同比增长6.9%,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3.1%。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速均超10%,占主导产业比重达68.7%,合计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4个百分点;智慧能源产业依旧下行,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叠加出口环境严峻,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3.9亿元,同比下降22.3%,拉低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2个百分点。新旧动能协同驱动。从重点企业看,全区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95家,同比增加7家,实现产值928.7亿元,同比增长9.9%,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7.1个百分点,其中产值总量排名前50位的骨干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64.2亿元,同比增长7.6%;从新增企业看,109家新增企业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45.1%,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0.4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87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完成产值864.2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月提升2.0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68.0%;209家规上高技术企业完成产值206.1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较上月提升1.3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8.2%。
二、固定资产投资
1~4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7.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7.9%。工业投资拉动明显。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4.9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3倍。项目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全区民间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同)同比增长19.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0%,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9%;第三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9.3%,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倍。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受“两重”政策拉动,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0.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9.0个百分点。受“两新”政策拉动,全区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33.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5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列统区重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列为省重点的项目7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1.8%;列为市重点的项目53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7%。
三、限上批零住餐业
1~4月,全区实现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行业销售额(营业额)711.0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列全市第4位,高于全市平均0.9个百分点。批发业增长较快。全区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652.7亿元,同比增长8.5%,列全市第4位,高于全市平均0.9个百分点。从限上细分行业看,日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金属材料类批发分别增长685.6%、173.0%、17.6%和11.3%,合计拉动限上批发业增长11.5个百分点,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零售业稳步增长。全区实现限上零售业销售额52.3亿元,同比增长6.9%,列全市第3位,高于全市平均1.3个百分点。从限上细分行业看,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和汽车类零售分别同比增长714.6%、83.7%和9.9%,合计拉动限上零售业增长7.8个百分点,彰显政策驱动下的消费潜力。住餐业发展趋稳。全区实现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6.0亿元,同比增长8.6%。但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行业增速呈现趋稳态势,限上单位营业额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反映出在前期高增长基础上,行业逐步回归理性增长区间。
四、规上服务业
1~4月,全区4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392家纳入核算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23.0%,增速列全市第3位。行业整体稳定发展。十个行业中有八个实现正增长,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较高,分别同比增长42.8%、19.0%。分区域看,九个板块中有八个实现正增长,其中薛家镇(160.8%)、孟河镇(94.5%)、西夏墅镇(51.8%)增速居全区前列。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规上生产性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达75.5%,拉动全区规上服务业增长13.2个百分点。其中节能与环保服务、商务服务分别同比增长187.0%、40.1%,高于规上服务业168.8和21.9个百分点。新动能活力持续释放。高技术附加值行业增长势头良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42.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7.9%。两个行业共同拉动全区规上服务业增长7.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