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镇经科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贯彻市“532”发展战略,全力融入区“三大工程”,助力扮靓“六张高新名片”的征程中不断展现新作为,现将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奔牛镇经科办紧紧围绕高质量考核指标,聚焦重大项目攻坚、营商环境优化、低效载体转化、统计服务质量,定期收集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时跟进汇总分析,准确掌握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主要指标落实进度,为全年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1.党建赋能凝聚合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孙伟忠案进一步强化全办廉政教育建设,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研讨、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上廉政党课、开展专题培训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促进党员干部真懂规矩、严明纪律,树立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热情。
2.系统推进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全镇经济工作的开展,1-12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8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5.99%;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60亿元,同比增长23.93%,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规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位居全区第一。
3.能力素质稳步提升。始终将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培育摆在重要位置,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帮助新鲜血液快速成长,通过分项目、跟进度的方式让干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政策的熟悉度。今年以来,经科办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统计业务能力、科技招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等多项具体业务工作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办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经科办始终扛牢消防安全责任,成立了专项检查组对全镇满足条件的12家经营面积超200平方米的商超进行定期跟踪检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工作得到了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1.全力开展重大项目招引。引进总投资1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其中“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项目3个(星宇车灯、华众、埃森诺),其他先进制造业项目3个(鹏通PPET环保材料、武进液压、容大)。签约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2个(星宇车灯、容大二期)。已招引智造赋能型服务业项目1个(东创建设),消费提升型服务业项目2个(中天实验、奔牛医院)。
2.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1个(市重点项目2个,区重点项目9个),星宇车灯项目于10月中旬申报省重点项目评选。目前,九号科技智能移动出行产品项目等5个新建项目已开工;竣工项目3个(武进液压、拓能、尚科),虫洞项目12月完成规划验收。1-12月市重点项目新增1个(虫洞)、入库完成率100%,累计完成列统投资5.34亿元(九号4.37亿元,虫洞0.97亿元),结转项目列统投资完成进度100%,入库项目列统投资完成进度为97.07%;区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额11.56亿元,完成进度为88.9%。星宇车灯项目地块一公告已经完成,正在开展地块稳评和社保工作,企业方案设计调整完善中。
3.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培育。九号科技成为奔牛首家产值破80亿元的企业;完成培育1亿企业数2个(麦利达、拓能)。重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纳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覆盖率98%,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裕成电子、裕成富通、雄鹰建材)、市级11家,成功入选市工业设计中心2家(裕成富通、华光建材);“智改数转网联”诊断企业数9个,完成率为100%,覆盖率为98%,力争新增申报“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家(摸排2家:雄鹰建材申报市级智能车间-材料提交中),智能化技改入库项目5个,重大技改竣工项目1个。
1.认真开展工业企业评价。认真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调查工作,经科办第一时间响应上级工作要求,通过制定奔牛镇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调查的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调查工作队伍,将责任落实到人。强化镇、村(社区)协作联动,进一步明确内容、确定区域,通过业务培训、清查排查、对比审查和查遗补漏的系列工作,全面确保数据质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奔牛镇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调查。
2.统筹推进土地扩容提质。统筹推进增量扩容和存量提质,高新·奔牛智造港(一期)及奔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均已在进行厂房内外装修和外部供电线路改造,预计年底竣工交付,载体竣工面积达25万平方米,同步对接14个在谈项目,力争早日签约落地。认真落实“五个一批”提质增效工作,1完成用地增效360.39亩,其中重点增效地块面积228亩(奔牛港务),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另有4300平方米的用地增效项目正在推进中。深入打造九号科技配套产业园,积极盘活九号科技周边低效用地50亩以上,九号科技和牛烘烘租赁协议正在加快推进中,同步推进的还有九号科技配套项目方盘活派尼曼(福曼)100亩闲置部分的项目招引。全面梳理中再生园区企业,推动一批企业提质增效,盘活闲置厂房10000平方米以上。积极推进2024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书和“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在推进项目两个。加快收储华衍维尔利地块,切实推动75亩闲置土地再开发、再利用。
以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加速产业升级,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8家,新引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14家,其中优质科小2家(清音电气、华众汽车),产学研合作项目备案3个,新增科技创新载体面积1.64万平方米,入选市龙城英才3名,伍小龙博士已完成省“双创计划”答辩环节。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国际形势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我们经济工作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这更需要全体经科办工作人员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围绕全镇产业布局和考核指标抢先谋划、高位部署,全力以赴推动奔牛经济发展。
(一)聚焦“产业提质”,激活高效能的发展引擎。抢抓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时代机遇,围绕“1028”产业体系,充分用好高新·奔牛智造港和奔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两个高质量载体,引进一批质量高、潜力大、后劲大、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形成新的更多经济增长点。依托九号科技等龙头企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新途径,着力招引一批体量规模大、产业链条壮、科技含量高、业态模式新、发展效益好的项目,为奔牛质量发展汇聚新动力。以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工作,聚焦平台升级、优化人才生态,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引领,积极探索人才“引、育、留”全周期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行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各方面保障,解决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持续做好人才服务的“后半篇文章”。
(二)聚焦“载体提效”,建设高水平的工业平台。紧抓2025年国土空间规划中期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规划调整的机遇,充分释放产业空间,构建全域土地储备新格局,进一步平衡大运河滨河生态空间管控带来的供需矛盾。充分发挥优质载体和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调动各产权单位去化闲置载体的积极性,与上级部门、产权单位形成合力,助推产业落地,消化现有闲置载体。对已完成拆迁和前期手续报批的储备土地、工业用地,结合土地市场需求,加大招商引资推介力度,促进土地供应。
(三)聚焦“服务提优”,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动能转换的“牛鼻子”,强化服务保障,针对每一个签约项目,组建由领导挂帅的“项目专班”服务推进项目,加强项目跟踪帮办,按照时间节点盯紧抓牢,促进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建立负面清单,以创新理念推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招商引资等工作,大力发展产业层次高、产品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高端产业、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