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中央、省、市、区政法委的决策部署为抓手,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大局,着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孟河、法治孟河建设,为推动孟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
(一)提高站位,抓好组织领导
一是强化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完善以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各办和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依法治镇工作专班,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情况纳入年终述职述廉述法报告。二是强化法治能力。强化定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加大法治建设在各单位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对普法学法活动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调动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学法,干部依法行政积极性,增强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强化法律意识。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机制,党政领导和公务人员带头学法、依法办事,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进行专题组织学习,未发生因权力运行不规范引发的信访事项,未发生违法犯罪或有影响的违背公序良俗事件。分层次组织学法活动,提高广大干部和居民群众法律素质。
(二)提高标准,夯实法治服务
以法治孟河建设为抓手,从严、从实开展各项司法行政工作。一是管教结合守住特殊人群红线。以网格联动、执法巡查、集中警示等措施落实严格管控,确保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后续照管对象没有发生安全隐患。在重要时段和关键节点期间,开展特殊人群专项摸排行动,针对性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凝聚合力营造法治良好氛围。大力推进法律“十进”活动,做好民法典、宪法、安全生产法等专题法治宣传,联合民政、卫生、教育、红十字会等单位,每月开展普法活动。联合孟河法律服务所、常州市融畅律师事务所等,开展法律顾问定期坐班法律咨询、摆摊流动咨询、法律直播间、微信群以案释法,持续提升群众法治满意度。三是规范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健全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完善“解纷网络全面覆盖、配套机制健全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模式。镇级调委会受理并调处成功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协助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立法民意征集,未发生民转刑案件,完成行政应诉和执法证件申领工作。
(三)提高质量,抓好执法规范
巩固产业集群整治成果,持续落实网格化巡查,配套建设集中喷涂中心绿岛并取得环评批复,试运行为企业开展喷涂作业,实现工业绿岛投运;完成产业集群整治终期评估,削减VOCs排放量;以汽摩配产业集群整治为重点推进“危污乱散低”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涉磷”企业整治,提交“一企一策”环保整治方案。开展排口规范化整治,组织对通江工业园企业雨污排口、南阳河、养济河及东风大沟沿线入河排口溯源排查,开展一般工业固废偷倒整治,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警示片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及省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全部通过市区销号。开展粉尘涉爆和“厂中厂”专项整治,持续消防安全整治攻坚,“除患清违”新增拆除占用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的建筑物,全覆盖开展企业安全消防情况排查。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1、执法力量有待加强。面对较大镇域面积、众多外来人口的复杂形势,现有的执法力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执法需求。在应对高频次的长效考核时,一线长效巡查人员不足,长效管理工作捉襟见肘,持证人数与行政执法权相比,持证比例过小,执法力量严重短缺。
2、部门联动还需加强。执法行动各部门联动配合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效率和效果。安委办、攻坚办、两违拆除、工地管理等存在“多头”管理的工作,责任边界不明,这种管理上的重叠和交叉,责任边界的不明确,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2025年度主要计划
(一)深化平安孟河建设。一是夯实矛盾调解。完善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推进矛盾调处资源下沉、关口前移,健全矛盾纠纷“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强化“解纷网络全面覆盖、内外多元有序对接、配套机制健全完善”的非诉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二是完善法治建设。坚持防控社会维稳风险,把握好法律政策界限,及时化解非正常死亡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健全镇、村(社区)两级调解室工作机制。守牢特殊人群管控红线,对全镇重点矫正对象动态及时排查、及时掌握,消除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三是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调解品牌建设,以品牌效应推动调解工作,重点宣传人民调解知识、法律法规、人民调解典型案例、优秀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等内容,提升“法润孟河”宣传教育活动在新媒体宣传的影响力,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服务。
(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基础工作做强。通过市、区两级考评小程序对自然村全覆盖考评,实行长效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强化两违巡查,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编好横到底、纵到边的责任网,做到巡查不留死角;开展非机动车停放、公共停车场市容秩序、渣土运输专项治理,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保障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对镇区240L垃圾桶及时更新、更换,改善镇容镇貌。二是特色工作做亮。打造网红农贸市场,建立完善新老镇区15分钟购物圈,以美团、饿了么为载体,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享受市场内的新鲜蔬果配送到家;充分利用新建生活垃圾压缩站,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转运体系,彻底解决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不足的现状。
(三)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一是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管,确保风险可控、隐患可除。二是细化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做到所有企业“一企一策”、逐个过堂,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格局。三是强化执法检查。针对消防通道违章搭建应拆尽拆、消防逃生通道应通尽通、消防喷淋应装尽装、烟感和一键报警全覆盖、“三合一”全面清理、消防设施正常使用和维保等6个方面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对存量厂房提升改造和增量厂房严把入口关,两手一起抓。四是推进智慧安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安全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五是加强专职消防队建设。保持消防泡沫常年稳定存储,按照区政府批复同意的消防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强市政消防栓、消防取水码头、消防子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