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员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全面统筹资源要素,助推高铁新城高标准建设的建议》(第0116号)、李健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现代化“高铁新城”,建立常州新中心战略的建议》(第0014号)和桑遥委员提出的《关于优化常州北站规划,提升城际交通枢纽能级的建议》(第0316号)列入《高铁新城建设》专题的提案,由市政协卢明康副主席督办,现答复如下:
为积极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机遇,打造常州“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高铁新城的重大决策,全力打造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高水平的规划成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一批高质量的建设项目。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将结合高铁新城发展规划和实际建设情况,充分吸收并进一步完善,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交通线网方面
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等体系的建立,构建便捷高效的区域交通网络;通过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系统的支撑,提升高铁新城的快速集散能力。
一是促进线网融合。通过“西接、北延、内联、外拓”等得力措施,创造高新区交通新优势。进一步完善区域快速交通规划,加快推进高架西接工程。加快深化高架北延方案,尽快实现高架交通对高铁新城核心区和产业区的全覆盖,目前,龙江路北延快速化改造项目进入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投标阶段,预计今年“9·28”开工建设。会同交通运输部门深入研究江阴S2线接入京沪高铁常州北站方案,强化常州北站的辐射能力。
二是完善北站功能。一方面,积极争取常州北站发车班次与运输能力的扩容升级,优化调整常州北站公交枢纽线路、班次,强化与高铁、长途客运、轨道交通的衔接,实现城市公交与对外交通的一体化便捷换乘。另一方面,优化提升汽车客运北站候车室、商超、餐饮等相关服务设施,组合商业、文娱、办公、酒店与公寓等功能业态,着力打造配套齐全的站城综合体,放大交通枢纽的经济效应。
三是构建立体交通。新城核心区将打造地下二层车行环线系统、地下一层步行环路系统、地面慢行绿道系统、地上二层高线游廊系统,结合云巴系统(空中巴士)、PRT系统(个性化快速公交系统)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提高出行效率。同时紧紧抓住“地铁时代”脉搏,加快6号线一期工程,完善轨道交通3、4号线走线,争取向北延伸穿越高铁新城,实现轨道交通在高新区的优化覆盖。推动城市多核化、多板块联动发展,放大重要功能设施的节点效应。
二、协调机制方面
在推进项目建设时,由指挥部协调市、区两级和相关主管部门推进工作。下一步,将根据提案所提建议,积极谋取与国铁公司、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等相关专业主管部门的深度合作,探索构建切合实际、务实高效的站城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
三、项目推进方面
2020年9月26日,常州高铁新城举办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江南银行、东海证券、广发银行常州分行、太保财险常州总部、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新投资基金和马拉松精英排位赛等30个优质项目入驻,环球港金融中心、新龙湖国际金融广场、创智大厦等3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以来,新城建设继续保持快马加鞭的良好势头,以6个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建设、拆迁、安置、土地整理、土地出让、融资方案及资金平衡)为统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目前,高铁新城范围内有省级重点项目1个,市级重点项目11个,区级重点项目20个。江南环球港月亮船、国际人才广场、常外附小等11个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新龙生态林核心区正式开园。新龙湖国际金融广场(星耀城)项目成为我区今年首个入库的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招商项目中,目前已落户广亚建设、伟瑞柯、宏济信息、漫柏国际智慧人才社区等16个项目,重点在谈人保财险寿险、积惠多总部、特尔美温泉公园等47个项目,梳理跟进万邦交通智慧能源、紫金财险总部等48个已签约重点项目。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建设区域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项目(二期)、智汇社区公园等30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其中北海路、新龙湿地公园等项目已竣工,地下空间利用项目进入实施方案深化设计阶段。围绕高铁北站、江南环球港、新龙生态林布局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和强化区域枢纽地位的交通基础设施,构筑蓝绿相融的生态活力空间和便捷安全的立体交通网络。打造汇聚国际学校、国际医院、高端养老等元素于一体的高品质社区,放大全民运动和体育赛事的溢出效应,提升高铁新城吸引力和承载力,打造年轻时尚、全民参与的活力之城。
三是打造亮点IP。在城市建筑中融入青年元素,建设网红打卡的新地标,重点打造马拉松精英排名赛、新龙森林音乐节等年轻活力IP,持续提高高铁新城热度,为高铁新城聚集更多的人气。以“动静结合”的模式建设田园活力中心,将100片场地的网球中心和50片场地的足球中心点缀穿插其间,放大体育溢出效应,创造新体育经济、实现新的增长点,打造年轻时尚、全民参与的活力动态之美。
四、财政金融方面
针对提案中提出的基础设施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等问题,高铁新城建设指挥部将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相关单位,加强投融资方式研究,探索PPP、基础设施REITs等创新融资模式,充分保障建设资金,构建多渠道资金供应体系。
一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创新财政扶持方式。继续加强与市财政部门、新北区财政局对接,确保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给予高铁新城更多的关注和倾斜。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积极支持相关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入库,并对入库评审采取绿色通道,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尽早缓解资金压力,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二是积极推广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使用PPP模式。目前高铁新城两个PPP项目,新北区“两馆两中心”项目和新龙国际商务区区域供冷供热能源站项目均已落地实施。下一步将进一步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夯实鼓励民营资本优先参与PPP项目的制度保障,合理设置社会资本的资格条件,降低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条件门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助力高铁新城高标准建设。
三是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在地下空间专项债33亿已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又以《长江大保护—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项目》《长三角一体化—新北泰兴跨江联动快速连接工程》为突破点,共申报专项债48.5亿元。后续将与市发改委充分对接,一方面对新北泰兴跨江联动快速连接建设项目和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办理前期手续、落实开工条件。另一方面按照高铁新城相关规划,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等多个方面,加强与省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更多资源倾斜。
五、土地供给方面
依照高铁新城规划,朝阳大沟以北区域为高铁新城“北苑”地区,将采用低强度、低密度、组团式布局的方式,塑造疏密结合、三生融合的现代水乡田园都市。针对该区域土规中存在基本农田、一般农用地等限制建设用地的情况,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已在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中针对部分近期建设的重点项目予以了保障,其他区域的空间指标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逐步调整,以保证城市北苑的开发建设。
签发 人:樊 烨
经办 人:唐碧云
联系电话:88583709
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