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员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深化推进常州“长江大保护”工作的建议》(第046号)和李健委员所提的《关于加强我市沿江化工园区管理的几点建议》(第038号)列入《关于破解“化工围江”难题,推动长江岸线生态治理》专题的提案,由齐家滨书记领办,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围绕“破解‘化工围江’,打造常州样板”的目标,新北区拿出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决心,压实工作职责、排紧时序进度,积极开展了“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
一是“停”,即企业关停行动。依据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明确沿江1公里内34家化工生产企业中,3家企业初步保留(光辉化工、意特化工、捷达油品)、6家企业给予一定过渡期(飞宇、齐晖、亚邦、波林、东昊、建滔),其余25家年内全部停产并启动拆除,其中23家年内完成企业拆除。对于1公里外至G346的32家化工生产企业,年内签订关停12家。截至目前,园区共签约关停企业28家(包含2家化工仓储企业,下同),其中沿江一公里范围内23家。同时,统筹全市环境执法力量,强化执法监管,对有异味排放的企业立即责令限产或停产,并严格落实长效管理,园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二是“转”,即转型升级行动。大力推动港口码头转型升级,实现德胜港码头的国有收购,基本完成常州港、录安洲港等港口“一港一策”方案编制,强化资源整合、促进港产融合,加快提升港口码头服务常州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加快推动区域功能转型升级,将化工园区东区整体转型为非化工,与港口码头有效衔接,不断完善区域物流服务功能。制定滨开区新材料产业园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完成诚达石化、常茂生物、齐晖药业3家企业转型升级方案编制,推动企业发展效益和安全环保水平同步提升。
三是“拆”,即安全拆除行动。积极探索化工企业安全拆除模式,先后出台《化工企业安全关闭实施细则》等制度规范,建立企业、拆除单位、属地监理、政府职能部门、安全环保监理“五联动”工作机制。由第三方机构为企业编制装置停产、污染防治、设施拆解、建筑拆除、应急处置等一揽子的关闭实施方案,由第三方监理单位对企业关闭实施全过程现场监管。截至目前,12家企业已基本完成拆除,腾退土地约1000亩,另有13家企业正在抓紧拆除,年内可腾退土地约2000亩。
四是“绿”,即生态复绿行动。紧扣美丽常州建设目标,高标准编制沿江生态恢复工程设计方案,建设集中成片的生态示范带。截至目前,江堤沿线生态绿化工程和园区重点道路两侧生态复绿工程已基本完成;腾退企业地块已完成堆土105万方,新增绿地约600亩;沿江四个标段工程、江堤两侧13处节点景观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9月份全面完工,可新增绿地约1800亩。年内将实现沿江堤300米(重点节点500米)范围内生态复绿和景观湿地系统性建设,初步展现常州长江大保护的阶段性成效。
五是“提”,即环境提升行动。以问题整改销号为契机,重新规划设计化工园区雨污水管网系统,完成化工园区中区雨水系统“明沟化”和污水管网“明管化”改造,以及民生环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立健全排涝泵站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完成沿江344条渔船、杂船整治,建立沿岸监控系统,严格落实常态化管理。完善园区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对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全方位监测监控,全面启动园区重点道路“一路一策”整治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化工园区北区封闭式管理要求,切实提升园区专业化监管运营能力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长江大保护工作虽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化工围江”难题还需久久为功、持续破解,长江大保护的特色亮点还未能充分展现。下一步,我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坚决打赢长江生态保卫战,进一步为美丽常州建设贡献新北力量。
一是全力以赴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共抓大保护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切实形成保护沿江生态环境、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长江大保护工作作为检验各级干部担当精神、砥砺干部实干品质的最佳契机,强化使命担当、坚定保护决心,力争尽快取得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观可感的积极成效。
二是全力以赴推动绿色转型。围绕“减总量、优存量”目标,不断完善化工园区转型、沿江码头升级等各类规划,壮大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特色产业发展,倒逼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全面实行化工企业分类管理,加快沿江地区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关停腾退力度,确保年内完成企业的签约关停任务。加快齐晖、常茂、新日催化剂等优质企业股改上市,助推新阳、明谛、诚达等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进一步实现园区绿色转型。
三是全力以赴强化监管执法。建立健全优质企业引领提升机制,借鉴优秀化工园区管理经验,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园区安全、环保提供专业化监管服务,提升园区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水平。聚焦园区环境问题整改提升,委托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对园区公共区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系统梳理、全面消除潜在风险隐患。持续完善安全环保监控预警一体化平台,加快构建化工园区封闭化、信息化、专业化监管体系。
四是全力以赴深化创新集成。深入探索“化工围江”背景下高质量、可持续、生态化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对接,全力申创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沿江化工企业腾退和生态修复,努力形成一套符合实际、风险可控、成果可见的化工企业安全拆除和土壤治理修复的行业规范。有序推进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试点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土地空间置换1000亩以上。
签 发 人:王宇伟
经 办 人:戴庆月
联系电话:85127059
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
2020年9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