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越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新北区建立渡江战役纪念场馆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新北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现有红色遗址及纪念工作开展情况
(一)渡江桥
渡江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魏村闸北街。关于桥名起源的说法之一是对渡江战役的纪念。当时,武进义渡总局船工秦长贵(1910~2006)的驾船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并为解放军渡江南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驾驶的船被称作“渡江一号”,从1949年4月21日晚到29日,秦长贵驾船连续往返43次,靠着过硬的航运技术,帮助解放军运送指战员、支前民工、南下干部、战马、军用物资等,还成功救援了一艘出险的渡江运兵船。在渡江庆功大会上,秦长贵和部分船员被评为功臣,秦长贵还成为当时常州乃至苏南地区在渡江战役中唯一一个荣立特等功的人。他的“渡江一号”被称为“扬子江上英雄船”。
(二)红色地标建设情况
2021年6月28日,常州市新北区魏村街道红帆文化广场落成典礼暨“渡江一号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这是魏村街道首个集党史学习、党性教育、党务培训的综合性基地,也是常州市首座纪念渡江战役胜利的红色阵地。
红帆文化广场占地20亩,围绕上红船、走红路、献红礼、扬红帆四大主线,设置了精神堡垒、红船指引、魏村印记、渡江一号、重温誓词等重要节点。其中,“渡江一号馆”是其核心阵地。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全面打响。百万军民用小船划出了战役胜利,赢得了全国解放。渡江一号馆整体还原“渡江一号”造型,共分三层,每层120平方米。一层是魏民书苑,按照秋白书苑标准化模板打造,为群众提供全面开放的学习阵地;二楼是渡江展厅,再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史诗,讲述魏村大地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描绘了新起点上魏村街道的美好蓝图。三楼是工作平台,街道党建品牌工作室阵地。
(三)“渡江一号”红色阵地
2022年3月,在长江常州段渔港码头,“渡江一号”船组装完毕、下水扬帆,开始无声地带领着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据悉,“渡江一号”旨在联动长江常州段岸线教育功能打造,带领人们从历史中汲取不竭的思想源动力。船身1:0.9复刻“扬子江上英雄船”,船舱内设集党史学习教育、阅读、观景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独立空间,今后将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受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阵地。
(四)弘扬渡江精神相关活动
2021年4月22日上午,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常州解放72周年活动在长江大保护展示馆举行,时任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带领广大党员一起重学“习语原声”,重温“红色经典”、重访“革命英雄”,并为全体党员上了长江大保护1号党课,领誓重温入党誓词,弘扬渡江战役的伟大精神。
2021年4月24日,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统战部、区总工会、滨开区、孟河镇共同举办的“庆百年华诞 寻长江文化 向幸福出发”绿色健步行活动正式开幕。本次健步行路线设置为从长江大保护展示馆至剩银河,全程11公里,参与者可自主选择全程或6公里半程挑战。健步行全程设置4个特色关卡:长江文化、长江大保护成果、产业转型、红色故事。活动过程中,既沿江回顾渡江战役等本地红色历史,又切身感受常州长江大保护的优质成果。
二、下一步工作
(一)梳理红色文化发展脉络
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梳理马克思主义在新北区早期传播的史实、党在常州新北的奋斗历程和红色文化发展脉络。在深入研究渡江战役等斗争历史以及形成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同时,加强对红色史料的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能更好地理解新北区红色文化产生及渡江精神等形成的基础。
(二)融合推进红色资源开发
一方面我们将完善红色讲解队伍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红色宣讲员,通过讲解队伍提升红色阵地的教育作用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将发动社会组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的力量,健全各红色阵地的服务功能,让阵地有粘着度、有知名度、有吸引力。同时,我们还将整合全域红色资源,打造“红色之旅”精品路线,结合辖区内教育部门开展一系列活动,让红色基因从娃娃开始激活,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再次万分感谢你们对新北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
签 发 人:李 皓、姜 浩
经 办 人:陈 婕
联系电话:15195088020
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
2022年5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