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芝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区是全区重点推进的“四个一万亩”产业载体之一。2023年,常州国家高新区出台《推进产业载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围绕龙江路西侧规划万亩产业空间,建设一批高品质、高标准定制厂房,打造一流创新园区。目前,全区上下正围绕园区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保障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进程。
一、坚持规划统筹,强化多维政策支持
1.高站位明确园区产业定位。新北区组织编制了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的产业规划,明确发展以合成生物学、生物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产业,以车规级芯片和传感器为重点的高端汽车电子,另外还将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和氢能储运产业,形成“2+2”产业发展布局。同时,聚焦低碳绿色发展,高标准建设绿色(近)零碳高质量产业示范园区。
2.高标准规划生命健康产业。聚焦生命健康产业,全区提前布局合成生物、口腔医疗器械及耗材两大“黄金赛道”。目前,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已正式发文,牙科及合成生物产业2024年行动方案初稿已完成,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针对合成生物和牙科产业企业,在人才引进、财政补贴、创新奖励、技术攻关配套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3.高层次争取产业政策支持。目前,新北区正重点依托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聚焦合成生物产业,积极申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全力争取省级对合成生物产业重大创新平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给予未来产业相关专项资金优先支持,以及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重点支持,积极推动园区内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纳入市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清单,确保园区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力争在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内建成国内知名、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港”。
4.高效率提供环境政策支撑。已委托江苏龙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现有基础上,充分考虑园区产业方向、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以及合成生物工艺项目的产业定位,开展了新一轮的《常州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目前,规划环评已完成专家技术评审。同时,已建立主要污染物可替代总量储备库和总量统筹协调机制,可替代总量向重点发展产业体系项目倾斜,全力保障高精特新重大项目落地。
二、坚持顶层设计,强化基础设施配套
2023年3月启动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区空间规划设计工作,通过区域背景及现状调研分析,总结了片区发展特征及问题,提出了空间发展格局和基础设施配套基本思路,目前已完成专家论证和区规委会审议,并已向区主要领导汇报。
1.明确愿景,确立空间发展格局。园区空间规划提出打造“云盘支撑、创智成环、轴廊镶嵌、多组共融”的空间结构。围绕吴家坝地铁站点,形成以云智慧管理中心、产业管理服务、商业商务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服务中心;延续高铁新城智慧环格局,沿浏阳河路、玉龙路、辽河路布局研发、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生态创智环;沿龙江路布局产业研发功能,打造创新研发轴,并结合水系格局以及骨架路网,打造连接高铁新城与德胜河生态空间的景观绿廊;结合产业定位及产业类型遴选,布局研发、生产、生活、生态四类功能、九大组团。
2.统筹布局,完善路网市政体系。园区空间规划提出在既有骨架路网基础上,延伸与完善主干路网,连接周边高快速路网,建立“外联内通”的骨架网络,优化内外交通网络布局,构建“八横六纵”的道路骨架系统,强化园区与老城区、高铁新城、港口片区高效联动。加强客货分离,保障生活性空间不受货运交通干扰,实现智慧交通组织。构建公交微循环系统,规划形成“轨道+绿色环线公交+常规公交”的三级公共交通支撑体系,串联主要生产与生活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提升园区市政服务能力。
3.邻里配套,打造产城融合社区。园区空间规划提出结合地铁4号线站点,统筹考虑园区商务设施布局,于嫩江路与玉龙路交叉口处(吴家坝站)集中布局商服用地,提供商业、咨询、金融、公寓、办公等综合服务功能。构建“1+5”的产业邻里服务体系。1个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依托创新云盘中心,配置综合智慧云管理、文化展览、安防监测、行政办公等功能;5个产业服务邻里:结合产业厂区,复合配建信息、商业、医疗、文体、交流、能源、安全、交通等服务功能。
4.创新联动,打造创新高地。园区空间规划提出结合高铁新城创新人才、创新高校等资源优势,深化产学研联动发展,形成“东学、中研、西产”的功能空间布局;中部沿玉龙路与龙江路,打造创新研发带,形成产学连接的核心纽带;西部结合水绿空间,划分若干产业功能组团,形成创新生产企业集聚新高地;基于园区内企业特征及需求,将展示、检测、实验功能融入园区空间,构建“一心三轴一片多点”多样化试测共享场所。
三、坚持合力推进,强化载体能级提升
新北区围绕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凝聚部门和板块合力,加快推进园区拆迁工作。截至2024年3月,已完成魏村街道全部98户住宅签约、腾房工作;薛家镇全部503户住宅签约、腾房502户,11户非住宅已签约8户、腾房4户;新桥街道住宅拆迁政策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毕,40户非住宅完成签约38户、腾房4户,已保障资金9.49亿元,累积保障资金21.27亿元。
1.大力推进园区拆迁建设。今年4月,区政府召开园区建设专题会议,根据会议精神组建专班小组统筹推进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拟订工作机制、开发建设方案等。下一步,全区将加快完成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地上附着物拆除工作,确保达到场清地净,符合交付标准。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投用,为项目落户投产提供坚强支撑。逐步完善千红西合成生物产业化基地建设方案,尽早开工。加强交通、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之间的协同,优化园区周边路网、水系,提升支路网密度,完善园区道路交通集散体系。
2.全力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根据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成果,加快推进相关内容纳入法定规划。目前已启动园区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工作,为园区项目招引、项目审批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法定规划保障。下一步将充分对接市区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形成园区整体规划结构及用地布局,并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蓝绿空间、市政设施等支撑体系。
3.聚力强化园区项目招引。目前,已引进成立由黄和院士领衔的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打造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成立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打造了一批合成生物领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仅今年以来,就有赛桥生物、中合基因、贻如生物等9个合成生物产业化项目签约,总投资约20亿元,园区在建17个合成生物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近60亿。同时,欧科空调也已成功签约落地万亩产业园,汽车配件、精密机床等项目相继考察园区地块,奋力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下一步,全区将以项目招引为抓手,按照产业规划方向,引育国内领先且具有较强研发及产业化能力的相关项目和企业,集聚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动力。
4.着力提升园区载体能级。目前,园区东侧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项目一期占地约240亩,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已全面建成投用,销售及租赁进度均已过半;项目二期占地约41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将于2025年4月竣工。同时高新·生命科技产业园项目(占地92亩)高标准厂房项目正在方案设计中,预计年内开工。下一步,园区将加快建设“工业上楼”多层高标准厂房,拓展土地增量空间,推进低效用地盘活,唤醒土地存量空间,积极探索载体建设创新机制,推动“建投管租售”一体化运作,通过围合式组团布局、高标准厂房建设等方式,塑造多尺度建筑空间,满足多样化创新空间需求,高标准、高要求提升园区载体能级。
签发人:樊 烨
经办人:王麒麟
联系电话:85127796
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
2024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