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热点问题 > 内容
南村谢宅在2012年1月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为了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罗溪镇人民政府将南村谢宅迁移至罗溪镇中心小学校内东南角,现已顺利竣工验收。
问:南村谢宅工程何时验收?哪些人员参与了此次验收工作?
答:2024年5月16日竣工验收。本次验收由罗溪镇建设局组织上级文保单位、施工、监理、设计于罗溪中心小学内共同参与,施工单位汇报后现场查看迁移建筑,情况良好顺利验收。
问:南村谢宅地处何处?其结构形式如何?
答:南村谢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南村,其南侧约110米处为黄河西路,西侧约275米处为新孟河,北侧约340米处为延河西路,位于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国家重点工程)的附属工程施工范围内。该建筑始建于1905年(摘自《新城文迹》),清水墙面,通面阔7.2米坐北朝南,二层硬山式砖木结构,通进深6.9米,通高8.25米,南侧有庭院,庭院东西长7.5米南北长5.6米,占地面积约100m。建筑北侧、西侧、东侧均与民居(民居现已拆迁)相邻,南侧为菜地。
问:此次工程实施前建筑保存情况是否良好?
答:该建筑坐北朝南,青砖砌筑清水墙面,四周墙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缝,主体大木构件保存较好,部分木构件、门窗残损严重,木构件油饰原为桐油,无地仗,现已全部脱落。由于年久失修,缺少日常维护,屋面檐口木椽、飞椽、部分檐桁糟朽、开裂,受风雨侵蚀影响,木质门、窗油饰剥落严重。
问:南村谢宅有何文化及历史价值?
答:南村谢宅始建于1905年,是谢增葆为庆祝30岁生日而建。据谢氏族人口述,谢堵葆不但是清朝末科秀才,还是革命先驱张太雷的亲家。南村谢宅是极少数中式建筑带有西式建筑特点的清朝末期建筑,它见证了常州地区近现代建筑发展,对于研究常州地区清末至今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南村谢宅承载着地方人文、风俗等文化信息,作为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对研究地方社会发展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问:为什么要实施此次迁移工程?
答:南村谢宅在2012年1月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2016年因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规划整体搬迁,周边民居已陆续拆迁完成。南村谢宅原房主已搬迁至其它住处多年,建筑因年久失修出现了漏雨、墙体开裂、抹灰脱落等不同程度的病害;院落围墙部分倒塌、院门缺失。文物本体已成孤岛之势,周边环境杂乱、垃圾遍布,它的迁移保护对于我们今后研究常州地区历史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问:此次迁移工程总体实施方式是怎样的?
答:逐步拆除屋面、墙体、门窗等结构,确认原青砖及木构件保存情况,情况良好的继续利用,不足的旧青砖、旧瓦、罗砖、防水卷材等先送小样,等多方确认后进行采购。于罗溪中心小学内根据原照片及数据进行复原,并新增庭院景观及绿化,庭院雨水系统,室内强弱电,屋面避雷等。本项目总工期139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控到位,各分部分项均验收合格,复原了谢宅的原貌并得到了提升,符合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