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热点问题 > 内容
自2022年起孟河镇启动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计划通过3年时间,以“系统治水、统筹治水”为理念,按照“打通水系堵点、改善水质痛点、打造生态亮点”需求,健全新孟河沿线(孟河段)河网水系布局、提升防洪除涝能力、加强亲水景观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三水共治,协调并进,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改善。
问:孟河镇为什么要启动全域水环境治理?
答:一是孟河镇位于新孟河“最上游”。新老孟河在此发源、交织。孟河镇境内新孟河段有8.6km,是新孟河的“最上游”和“最长段”。二是孟河镇境内水系“最发达”。圩区众多、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是典型的传统江南农业乡镇。全镇目前共有各级河道46条,国省考断面2个,河道水面率为4.32%。三是孟河镇水环境承载能力“最薄弱”。由于地处常州最西北,孟河镇区域内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率仅为41.98%。河道自然流动性不足,环境承载能力亟须改善。四是孟河镇水环境问题“最突出”。受新孟河施工导致境内水系断流等因素影响,内河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水环境质量长期处于全区最后方阵,对新孟河水质产生了“溢出风险”。
问: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多少?主要包含哪些工程?
答: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8亿元,分三年实施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农业面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智慧水务平台六大工程共计94个子项目。
问:自2022年启动到目前为止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情况如何?
答: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022年启动了前期准备工作,2023年正式开工。2023年一期26项工程重点以新孟河沿线1km范围内的老孟河、安定河、黄山河、东风大沟等支浜型排口为抓手,实施控源截污等关键措施,保障国考断面稳定达标。2024年二期31项工程实施安定河、黄山河、浦河沿线道路排水改造及片区管网提升工程,推进内部河道支浜治理,配套建设生态廊道。截至目前,一、二期项目累计建成雨污水管网71.35km,完成2座截污泵站、7座提升泵站,生态清淤4.8万立方,生态护岸16.9km,12个城中村和1个派出所雨污分流提升工程已完工。生态廊道节点4完成绿化种植。
问:为了保障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顺利推进孟河镇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制度保障。为了加快推进孟河镇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各项工程计划落实到位,孟河镇以镇长为组长,执法、建设、农工条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成立了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执安办,下设综合协调、市政项目、水利项目三个工作组。专班强化围绕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聚焦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统筹协同推进,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时,专班建立“每月一调度一通报”工作机制,通报项目进展及专项资金支出进度情况;每月召开例会,集中研判存在问题,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二是资金保障。为了给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孟河镇申请发行了两批专项债并积极申请省太湖统筹资金,获得上级资金补助5107万元。
问: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答:目前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进度已过半,水环境治理效果初显。下一步,孟河镇将根据全区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划定的生活、工业、农业污水排放控制区,全面开展溯源排查,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一是持续开展企业及支浜排口排查,摸清污染源头。通过开展入户排查,对污水排放控制区内及周边河道开展入河排口调查,结合前期管网排查、企业调查成果,识别排口来源、问题成因,编制排污口分类整治方案。二是切实提高企业接管率,削减工业污染。在道路排水改造工程基础上,加快推进沿线企业完成雨污分流后接管,同步实施孟河大道沿线小型分散企业污水收集工程。三是强化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排定2025年建设计划,推进孟城生活排放控制区内道路、城中村排水改造。四是推进农业污染治理,减少面源污染。重点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田排灌系统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开展秸秆离田作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