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热点问题 > 内容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孤独症关注日”,4月1日,在龙虎塘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的牵头下,常州市同心圆社工中心精心组织策划,龙虎塘街道残疾人之家、德康驿站与常州星星益站儿童成长中心三方携手,以“益站一家 筑爱和美”为主题,让孤独症群体走近残障人士,开展融合共建活动。
问:什么是“星星的孩子”,他们面临着哪些挑战?
答:“星星的孩子”是对孤独症儿童的一种形象称呼,因为他们像银河中闪烁却遥不可及的星辰,拥有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这些孩子常因语言与社交的障碍而被误解,难以与周围人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他们面临的挑战包括语言发展迟缓、社交互动困难、行为刻板重复等,这些障碍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不便,也容易被主流社会边缘化。
问:本次活动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当日,星星益站的梁主任领着老师们,带着孩子们走进了龙虎塘街道残疾人之家。在同心圆社工中心经验丰富的蒋老师全程陪同下,一行人先是参观了残疾人之家的工作区域,目睹残障人士如何凭借坚韧意志、灵巧双手,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随后,他们步入温馨且满含关怀的融爱空间,这里每一处布置、每一件设施,都承载着对特殊群体的尊重与关爱。在曼陀罗绘画时,在专业老师和特教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和其他残障人士一起用色彩表达内心世界。互动游戏中,孩子们展示了非凡的构建能力和合作能力。而当非洲鼓的节奏在空间里炸响,孤独症儿童围坐在一起瞬间焕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问:推动孤独症儿童和残障人士共融的目的是什么?
答:这次融合共建活动拉开了残疾人之家、德康驿站与专业机构合作的帷幕,探索从为未成年患者设计“成长阶梯”计划,通过艺术疗愈、生活技能模拟等模块帮助他们建立社会联结;残疾人之家则为成年孤独症群体开发“庇护性就业”项目,将竹编工坊拓展为包容性就业示范基地。 在“生命周期支持图谱”上,从儿童艺术教室到成人职业培训中心,从家庭喘息服务到社区融合空间,各节点如繁星般串联成温暖的守护网络,帮助其融入社会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空间出谋划策,共同勾勒出未来深度合作的美好蓝图 。
问: 此次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答: 此次活动对参与者和志愿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孤独症儿童和残障人士来说,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支持,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新的技能和知识,增强了自信心和社交能力。而对于志愿者来说,这次活动是一次深刻且难忘的经历,让他们更加了解了孤独症儿童和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也激发了他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动力。志愿者小许在活动结束后的复盘时就表示,她通过镜头记录下了活动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畏。
问: 此次活动对构建多元共融的社会环境有何启示?
答: 活动表明孤独症和残障不是缺陷或终点,而是不同的生命表达方式和生命形态。我们应该以包容和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些差异,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价值。其次,活动通过艺术疗愈、沉浸式体验等创新形式,将“助残”升华为“共融”,让不同群体在平等对话中彼此赋能,共同创造了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最后,这次活动也提醒我们,构建多元共融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只有当我们以爱为纽带,用包容的胸怀和创新的思维为每个独特的生命搭建绽放的舞台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