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热点问题 > 内容
8月12日晚上,新桥街道联合新北区恩悦婚姻家庭指导中心共同开展了构建和谐亲子家庭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共画破冰”“共读体验”“共话智慧”等环节,聚焦亲子关系中的需求认知。
问:新桥街道组织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答: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共情赋能・温暖沟通”。
问:本次活动的时间和面向的主要群体是哪些?
答:本次活动开展的时间为2025年8月12日18:30-20:00,活动地点在新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要面向辖区内青少年儿童家长。
问:本次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有哪些?
答:活动伊始,“共画破冰”环节温情开启。家长们围坐在一起,依次添画一笔,用线条与色彩寄托对家庭关系的期许。每位家长都用1分钟解读创作深意。心理咨询师总结道:“艺术创作是情感的载体,正如亲子沟通需要共同描绘。”这场协作互动,悄然拉近了家长间的距离,为活动奠定了轻松融洽的基调。随后,专业心理咨询师带领家长深入共读《共情式对话》第七章,聚焦亲子关系中的需求认知。家长们分组扮演孩子与父母,轮流朗读书中段落,在“我需要被允许表达愤怒” 与“我需要身体休息”的交替朗读中,直观感受代际需求的差异。围绕“确认”“压力缓解”等需求点,家长们热烈讨论解决方案。咨询师提炼共性问题,引入“共情式回应公式”:“我看到你(行为),感受到你(情绪),你需要(需求),我们可以(行动)”,将理论转化为实用的沟通工具,帮助家长建立双向需求识别意识。在“共话智慧”环节,家长们敞开心扉,分享亲子沟通中的真实场景。“孩子考试失利后,我第一反应是批评,现在意识到应该先安抚”,一位家长的反思引发共鸣。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技巧,引导家长识别自身情绪反应模式,通过 “游戏时间冲突”等场景模拟,让家长实战演练共情沟通技巧。
问:本次活动开展成效如何?
答:家长们普遍反映,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讨论,对孩子的潜在心理需求(如被理解、被确认、压力缓解)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知,意识到自身过去习惯性的评判式回应(如批评考试失利)可能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咨询师的专业引导下,家长们不仅学习了应对孩子的技巧,更开始向内探索,识别自身惯有的情绪反应模式,这为行为的根本改变奠定了重要基础。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沟通知识技能的普及,也悄然拉近了家长之间的距离。分享中的共鸣与共同练习,促成了初步的支持与理解氛围,为后续辖区内持续的育儿经验交流和情感支持创造了可能性。
问:本次活动群众反响如何?
答:“形式新颖,参与感强!”“接地气,太有用了!”“期望持续开展!”许多家长表示,不同于以往听讲座,这次活动让他们“动起来、说起来、练起来”,破冰作画、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环节设计巧妙,代入感极强,印象深刻。 家长们普遍反映收获的知识非常实用、具体、可操作。家长们强烈呼吁街道多举办此类有深度、有互动、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活动,甚至建议开设系列课程或建立家长互助小组,以持续深化学习效果,共同应对育儿挑战。此次“共情赋能・温暖沟通”活动有效达成了预期目标,成功点燃了家长们学习科学育儿、构建温暖家庭关系的热情。它不仅为家长们提供了关键的沟通工具和深刻反思机会,更为街道和谐家庭、和谐邻里环境的建设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街道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积极回应居民需求,推动构建更完善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