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基层动态 > 奔牛镇 > 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疏导与社会适应能力建设,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11月10日下午,一场以“冬日暖阳,心怀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团辅活动在奔牛司法所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奔牛镇人民政府牵头,联合奔牛镇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奔牛司法所)及恩悦社工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特别邀请了常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清莲教授担任全程指导,旨在通过专业心理引导,为社区矫正对象构筑一个释放压力、疗愈心灵、重塑信心的温暖平台。
活动伊始,王清莲教授别出心裁地从一个小小的热水袋引入话题,引导大家分享触摸热水袋时的直观感受——“温暖”。这份触手可及的暖意,迅速引发了参与者们的情感共鸣,现场氛围逐渐变得轻松而开放。紧接着,王教授顺势引导大家围绕“生命中感受到的温暖”进行轮流分享,鼓励参与者敞开心扉,回顾那些曾经照亮他们人生旅程的感动瞬间。
在分享环节,矫正对象们动情地讲述了埋藏心底的温暖记忆:有人提及妻子在自己身处低谷时的不离不弃,那份坚定的陪伴成为了支撑其走出阴霾的强大力量;有人回忆起深秋凌晨货车意外抛锚的无助时刻,好友闻讯后二话不说,连夜带着维修师傅赶来救援的深厚情谊;还有人分享了年轻时在火车站钱财被偷、身无分文却不敢告知家人,好兄弟得知后毅然骑行百余公里送来1000元解困的患难真情……一幕幕往事,一句句真诚的讲述,让在场所有人深刻感受到,即使在人生至暗时刻,来自他人的善意与关怀也从未缺席,生命中的“贵人”其实比比皆是。
在充分感受了被爱的温暖之后,王教授进一步引导大家转换视角,回想“自己曾给予他人的温暖”。一位参与者分享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曾在西安遇到一位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他不仅请对方吃了一顿饱饭,还提供了临时住宿,并赠予50元路费助其回家。这个看似微小的善举,不仅在当时温暖了受助者,更在分享者心中种下了持续向善的种子,使其体会到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内心充盈与价值感。
王清莲教授对大家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强调,感知温暖与传递温暖是双向的情感流动,既能帮助个体修复心理创伤、建立积极心态,也是重建社会连接、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懂得感恩并乐于奉献,对于个人身心修复和顺利回归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活动的最后,在王教授的鼓励下,每位参与者在精心准备的卡片上,认真写下了自己未来力所能及的“暖心事”承诺——或许是给家人一个拥抱,或许是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又或许是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这些承载着美好愿望与决心的卡片,被郑重地贴在了“冬日暖阳墙”上,汇聚成一道照亮前行道路的温暖光芒。
此次“冬日暖阳,心怀感恩”心理团辅活动,以专业心理学理论为支撑,通过层层递进、互动分享的环节设计,有效疏导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压力,提升了其情绪管理能力与社会共情能力。活动不仅帮助他们重新审视了过往经历中的积极资源,挖掘了自身的内在力量,更激发了其主动回报社会、传递善意的意愿,为促进其实现自我认知革新、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顺利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未来,“牧心家园”项目将继续整合资源,深化此类人文关怀与心理服务活动,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提质增效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