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基层动态 > 薛家镇 > 内容
当兰州牛肉面遇见常州银丝面,在徽章上碰撞出温暖火花——6月30日,薛家镇新晨社区二楼活动室里,20余名随迁子女用画笔解开城市融入的“情感密码”。在“常有爱·益万家”公益支持下,新晨社区联合恩悦社工策划的沉浸式活动,让盐城、周口、兰州、江西等地的“新小市民”踏上了从“城市异乡客”向“龙城小主人”的温暖蜕变之路。
“欢迎乘坐文化小火车!”随着汽笛声响起,孩子们化身“小小列车长”,沿着“盐城→兰州→徐州→常州”等虚拟路线开启旅程。车厢里,乡音乡情流淌:周口女孩展示家乡剪纸的灵动,许昌男孩讲述三国曹魏的典故,不同地域的文化碎片在此碰撞、交融。当社工抛出“青果巷砖雕VS老家古街”的对比题,滨海豪豪脱口而出:“常州巷子有更多运河故事!”这趟“常来常往”的虚拟旅程,巧妙架设起连接“故土”与“新家”的桥梁,地域隔阂在欢声笑语中消融。
知识竞赛现场,“常州三杰精神传承”“银丝面非遗技艺”等20道题目引发抢答热潮。当“常州方言课堂”开启,“闹猛”“嗲咯”等乡音教学让兰州女孩颖颖直呼有趣。文化短片《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更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延陵季札的诚信风骨通过全息投影重现,智能智造的生产线与乱针绣技艺在蒙太奇中交相辉映。看到镜头里的青果巷角楼,沭阳女孩悦悦激动地说:“这个角楼我拍过照!”
苏超联赛吉祥物“龙龙”跃上徽章底板,恐龙园摩天轮与奥体中心交相辉映。最动人的是12岁兰州男孩轩轩的作品:银丝面与牛肉面在徽章里“握手”。“这是家的味道联盟!”他腼腆解释。当孩子们将创意徽章别在衣服上,一场双向奔赴正在发生。这些创意徽章如同微型城市密码,既保存着“我从哪里来”的基因,更书写着“我在常州长大”的未来。
每位孩子获赠的“国潮常州”打卡本暗藏巧思:手册封面融合了天宁禅寺、中华恐龙园等地标,以及溧阳扎肝等特色美食。这份特别的礼物,旨在鼓励孩子们带着发现的眼睛,继续行走在常州的大街小巷,在亲身打卡与品味中,持续加深对“第二故乡”的了解和融入,让“不想她”的情感日益深厚。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常州社会各界积极推动随迁子女城市融入、促进新市民家庭社会融合的又一次温暖实践。以一枚枚亲手绘制的徽章为媒,孩子们在“常来常往”中初识龙城,在“美美与共”中读懂城市,最终在心底自然流淌出“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归属之情,为他们在龙城快乐成长、幸福生活播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