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基层动态 > 魏村街道 > 内容
安全生产,重如泰山。关乎社会大众权利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魏村街道始终立足实际、拓思出招,探索建立“安全观察员”机制,助推代表履职迈上“专业化轨道”,进一步让安全生产“阀门”拧得更紧更牢。2021年以来,人大魏村街道工委与街道安委会联合聘任了部分来自不同行业的区人大代表为街道“安全观察员”,合力创建“安全观察员”制度,以此促进代表履职更专更精,蹚出了一条代表履职新路径。
1.课程精准定制,充电赋能促履职。精心蓄力代表履职“专业化”,量身定制“三式培训套餐”。一是聚焦主题,实施“普及式”培训。组织代表走进“代表大讲堂”,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代表在安全生产领域进一步贯彻新思想、展现新作为、奋进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因需施教,开展“菜单式”培训。通过深入企业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职工学用需求,围绕日常安全教育、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对企业负责人、安全总监、部门负责人、一线员工等开展定向培训,切实做到各有侧重、分层分级。三是观摩交流,组织“实景式”培训。组织代表走进盛瑞(常州)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现场,通过“零距离”参观,“沉浸式”学习“盛瑞工作法”,看生产过程、看产品用途、看“三废”去向,强安全意识、明重点区域、知薄弱环节,进一步补齐安全短板,消除经验盲区,提升能力弱项,善用“盛瑞经验”,不断提炼本地企业更多好思路、好方法,相互促进、有机整合,因地制宜提高辖区安全生产整体管理水平。
2.职能深度融合,联动履职聚合力。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与人大街道工委紧密配合,代表与各专委会加强对接,针对固废危废、道路交通等行业,紧盯企业、商户、出租房等重点风险领域,联合开展安全督查、执法检查50余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00余项,全部得到及时整改,累计提出无烟厂区设置专门吸烟区、进车间手机入柜保存等意见建议30余条,均得到有效办理。代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亮证视察出谋划策,在“听、议、提、办、督、评”六环节持续发力,形成全链条工作闭环,着力推动企业安全问题有效改进,群众安全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街道安委会定期召开会议,坚持办前了解实情、办中协商沟通、办后征求意见,与“安全观察员”充分交流,促使代表满意率和建议办理效果显著提高。
3.全员共同参与,奏响安全“协奏曲”。“我将充分发挥商会影响力,引导辖区企业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不断提高防范事故能力。”区人大代表、“安全观察员”、魏村街道商会会长黄玉祥表明决心。“独行求快,协作致远。我们的未来愿景是构建园区安全共同体。”企业界区人大代表、“安全观察员”顾建华充满信心。
魏村街道“安全观察员”们集众智、聚合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行业影响力,不断释放辐射效应。在“安全观察员”和街道安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安全生产实现零较大以上事故,完成了一般事故与受伤人数持续两年双下降的工作目标。
省安全巡查组进驻新北区进行安全生产专项巡查,魏村街道出色地完成了迎检工作,获得了省安全巡查组的肯定。街道安全标准化运行较好的企业成立了“安全互助联盟”,“抱团”互助互学,致力打造企业安全管理“魏村范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成为“安全伙伴”,辖区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安全观察员”制度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作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重要一环,是高效服务企业安全发展、助力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纵深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