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基层动态 > 滨开区 > 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4月22日,“红链聚能 ‘碳’索未来”产业链党建推进会顺利召开,此次活动汇聚政、产、学、研、用、金多方智慧于一堂,共同探索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常州市先后出台先进碳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全力打造碳纤维全产业链生态体系。2021年,常州市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跻身“国家队”。作为产业发展主阵地的常州滨开区,坚持党建聚“链”、产业向“新”,在“碳链先为”的开拓之路上,取得了碳纤维产业产值占全省1/3的成绩,区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更是在2024年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从2008年率先布局到“中国碳纤维看江苏 江苏碳纤维看常州”,碳纤维产业发展之路上,先锋榜样的身影始终闪耀。
活动伊始,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党支部宣讲员齐肖、新创碳谷党总支宣讲员王欢分别以《科技创新担使命 赤子之心报家国》和《敢为人先勇担当 创新永远在路上》为主题作宣讲,通过碳纤维领域科学家益小苏、企业家谈昆伦的真实故事,展示了行业领军人物矢志报国的奉献精神和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激励新时代奋斗者以科技为笔、以实业为墨,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民族复兴、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榜样力量带动下,一批由产业链上单位推荐的红链宣讲员走上舞台正式受聘,他们将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宣讲,为产业发展汇聚信心、传递能量。
一面旗帜,凝聚一支队伍;一个使命,点燃奋斗激情!现场对“党员科研攻关小组”进行授旗,勉励党员科研攻关者们在科技攻关道路冲锋在前。
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围着市场转,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在滨开区,常州工学院与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共创“新创班”的成功案例,给出了校企合作的示范经验。
活动现场,校企共建创新实践站正式成立,宣告着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将以更紧密的协作,推动产学研进一步深度融合,为碳材料产业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土壤,滨开区年轻干部立足岗位经历展示政府与企业在推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同心协力、共克难关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益企帮帮团”五团一清单的服务驱动、硬核支撑。
2025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党建10项重点任务计划发布,同步排定党建类、对接交流类、人才服务类、惠企服务类等10项共建强链工作计划,详尽展现了产业链党委以“一盘棋”书写“一张考卷”的统筹力度和推进决心。
近年来,区委宣传统战部牵头开展党派与板块“结对赋能·共促发展”活动,系统制定48个“凝心聚力 共建赋能”重点项目。活动现场,滨开区与致公党新北区基层委正式启动了“致力高新 才聚滨江”人才合作项目,共同为产业链引才育才搭平台、链资源!双方将签署技术开发、服务支持等合作项目,为滨开区产业链上各类人才提供资助。全面落实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引进省“双创计划”人才、“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业企业等,吹响招才引智的“滨江号角”。
在“产业发展大家谈”环节,属地政府、科创平台、企业、投资机构代表围绕“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话题,深入探讨,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全新视角。
立足推进“两个创新”融合,现场发布“龙城科技创新先锋汇”年度重点项目,以“党建引领、平台筑基、攻关突破、开放协同”为核心,建强重大创新平台,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积极推动一批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省级平台,以更好融入国家、省创新布局。
市、区、滨开区三级联动,共同发布产业链党建共建“四链融合”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科创平台链接赋能作用,助力全产业链技术向前突破、资源向内集聚、市场向外拓展。
推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未来,滨开区将一以贯之以党建强引领发展强,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书写先进碳材料产业链发展新篇章!